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郭凱
以深度體驗和多元業態為關鍵詞,山東深藍之旅持續“上新”
從“看海”到“玩海”的立體躍遷
山東依海而興,3000多公里的黃金海岸線遍布優質沙灘、生態島礁和獨特人文景觀,海洋旅游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據測算,去年山東沿海7市接待國內游客4.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53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2.6%。
曾經,山東的海洋旅游停留在“看海景、吃海鮮、洗海澡”階段。近年來,為突破傳統“濱海旅游”的單一模式,山東發展濱海休閑游、海島度假游、郵輪旅游等業態,逐步實現從“看海”到“玩海”、從“海岸線”到“立體海”的轉變。
郵輪被稱為“海上度假村”,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隨著入境免簽政策實施,郵輪旅游正成為山東海洋旅游邁向休閑度假時代、實現從“近岸”到“遠洋”跨越的新業態。
2025年,青島郵輪母港預計全年引進5艘郵輪來青運營,航次近30個。1-8月共運營郵輪航次18個,同比增長64%;接待出入境旅客超6.8萬人次,同比增長54%。
8月19日上午,“招商伊敦”號郵輪駛入青島郵輪母港,與同時停靠的“藍夢之歌”號形成“雙船同靠”的景象。據悉,“招商伊敦”號8個訪問港航次中有5個在青島停留過夜,游客可以深度領略青島岸上風情。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聯合郵輪公司、旅行社策劃了包含青啤博物館、大鮑島街區、嶗山風景區等景點的多條岸上游線路,為國際游客提供優質旅游體驗。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張平介紹,今年既有“愛達·魔都”號等國產大型郵輪,也有“藍夢之歌”號、“愛達·地中海”號等明星郵輪來青運營,航線覆蓋日韓熱門目的地,形成不同船型、不同主題、不同線路的產品體系。
如果說國際郵輪體現了山東海洋旅游的遠海國際化發展趨勢,那么7月29日首航的“好客山東·半島1號”海上游項目,則豐富了山東近海休閑的業態。
截至8月25日,5條航線之一的煙臺“尋仙6號”共開航25個航次,接待近萬名游客,上座率90%,跨省客源占比達75%,直接旅游收入120萬元,帶動島內旅游收入達1000萬元。
“尋仙6號”運營方、長島海上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鈺杰介紹,航線推出定制跳島游玩法,游客可以選擇北隍城、小欽島、砣磯島的自由組合行程,搭配潛水、海釣、星空觀測等20余種項目,也可體驗三座島嶼三天兩晚的深度玩法。“這種自由度高、玩法新鮮的產品受年輕客群歡迎,航線40歲以下游客占60%。”
航線帶動海島旅游業態升級。沿線民宿入住率從40%提高至80%;漁民轉型從事旅游服務,日均收入從200元躍至800元;砣磯島漁俗館客流量增長3倍,海貝手工藝品日銷破萬元。
“好客山東·半島1號”打破短途單點游困境,聯動青煙威日四市海上交通資源,打造包含黃渤海游、跳島游、濱海觀光慢游的“立體玩海”多元產品。截至目前,5條旅游航線已累計開行400多班次,接待游客約3.5萬人次,實現直接旅游收入380余萬元。5條航線平均上座率超過81%,其中,煙臺、威海、日照3條市域內航線上座率均超過90%。
“船票+文旅”的新玩法也拉長了消費鏈條。游客憑“好客山東·半島1號”船票,可享受沿海4市105家旅游景區優惠政策,以及80家飯店民宿300多項食宿優惠。據初步統計,參與聯動優惠的文旅場所接待持船票游客3800多人,占游船接待游客的11%。
放眼山東蜿蜒的海岸線,變化遠不止于“海上”。從“海洋”回到“近岸”,以“深度體驗”和“多元業態”為關鍵詞的轉型,正在重新定義“山東濱海游”。
來日照旅游,早已不止于“看海”。從動感時尚的水上運動、星空下的音樂派對,到沉浸式的漁文化體驗和一站式度假綜合體,這座城市的濱海度假體驗正日益豐富多元。今年暑期,日照19家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829.9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09億元。
(大眾新聞記者 唐曉寧)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