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8月25日-28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與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屆時,萊蕪市展區將有圖片100余幅,文化作品200余件參展。
萊蕪地處魯中,屬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濟萊協作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稱“贏”、“牟”,是東夷文化區域中心、大汶口文化重要發祥地,歷史上處于齊、魯兩國交界,齊風魯韻在此融匯,形成了“崇德尚實、重工厚商、堅韌執著”的地域文化。此次文博會,萊蕪市的參展主題是“協作奮進——LOVE ?萊蕪”,主要通過圖片展示、實物展示、現場演示、播放電視專題片、現場文化活動、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展示推進“四個發展”的成效及全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參展展臺位于2B7,展位面積為324(27×12)平方米。
據悉,此次萊蕪展區設計以飛舞的鳳凰為主元素,展臺頂部四條曲線造型代表著萊蕪轉調發展、協作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四個發展”主題。萊蕪又名“鳳城”,造型組成了鳳凰的翅膀,預示著萊蕪積極向上以及蓬勃的發展力。整體造型簡約大方、清新明快、亮點突出,富有現代感,營造出一種更具開放性、現代感、富于文化內涵的展示空間。
此次展覽,萊蕪市共有圖片100余幅,文化作品200余件參展。這些產品既有豆畫、面塑、泥塑、五角寶等傳統手工藝品,也有齊魯干烘茶、泰順齋香腸、亓氏醬香源食品等萊蕪特產,還有享譽全國的燕子石、萊蕪錫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圣一閣工藝品有限公司的《五岳獨尊》等藝術擺件,得園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玉雕《封侯掛印》,鳳王祥錫雕研究院的石榴壺,泰順齋食品有限公司的老口味南腸、咸菜,鄒家木雕《吉羊獻壽》,汶水窯陶瓷店的柴燒壺,五福茶業有限公司的齊魯干烘紫砂罐大葉紅,8種不同樣式的盤龍刀以及豆畫《中華魂》《梅》等作品將有望現場展示。
此外,曾登上央視《星光大道》、《回聲嘹亮》、《我要上春晚》舞臺的表演組合“莊家妮子”也前來亮相演出,整個展覽演出充分展示了近年來萊蕪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人民幸福的良好風貌以及全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推薦閱讀
-
8月13日,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走進歷下區燕山小區送服務上門,就群眾廣泛關注的老舊社區房屋安全鑒定、房屋測繪、房屋維修和維修資金支用等熱點問題開展政策宣傳和現場咨詢。[詳細]
-
16日一早,濟南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目前市區大部分站點降雨量已經超過30毫米,局部雨量50毫米。預計未來1-2小時市區大部地區仍有較明顯降雨,部分站點累計雨量將超過50毫米。4.公眾盡量減少外出。[詳細]
-
“廣場再也不見有車輛穿行,游玩起來更放心了。記者在泉城廣場各個入口看到,大多處出入口安裝了“品”字形護欄或擺放了花箱,這種設計把企圖穿行廣場的非機動車輛擋在門外。[詳細]
-
16日上午,第六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英、日、韓文版官方網站開通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第六屆山東文博會組委會副主任王紅勇,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世農,山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宗國,濟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第六屆山東文博...[詳細]
-
一杯清茶在手,幾頁天下文章,座談紅木相伴,恬適和美人家。有套紅木家居,坐在上面就仿佛坐擁了歷史的厚重。提鼻而嗅,紅木飄香,氤氳在歲月的流逝中;用手觸摸,古韻流風,飄蕩在歷史的綿延處。紅木家具自然高雅、超逸含蓄的韻味引世人沉醉。
[詳細]
-
8月16日上午,“相約文博會 齊魯文化記者行”采訪團走進德州。今年德州展區將以龍舟造型亮相山東文博會,奔騰黃河之勢,悠悠運河之情,“德之舟”承載著偉大的中國夢正揚帆起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