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宋立鵬
濟華燃氣二環西路南延次高壓工程現場
這條管線從長清區歸德鎮開始,穿山越嶺進入市區,施工難度之大近幾十年未遇
山東濟華燃氣“藍天工程”百日攻堅會戰啟動以來,施工人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穿山越嶺踏破鐵鞋、頭頂烈日汗滴巖石……若不是汗流浹背來到施工現場,我體會不到這項工程的艱苦環境;沿線山體平砍9米、施工坡度接近65°……若不是氣喘吁吁走進特殊標段,我理解不了這項工程的施工難度;吃住工地通宵加班、堅守一方廢寢忘食……若不是含著淚水與一線工人聊天,我根本就不知道這項工程的勞動強度。
在長達70余公里的工程路段上,一大批“濟華人”一天又一天地忙碌著。他們施工的“敵人”很多,有冷酷堅硬毫不通融的山嶺巖石,有一言不合就灌滿溝槽的大雨,有近40°隨時致人中暑的高溫……一場場戰斗后,這些“敵人”都敗在了腳下,在在他們的腳下,“輸氣大動脈”工程勝利在望。他們心中還壓了一塊塊“石頭”,有爭分奪秒倒逼在弦的工期,有不差一毫經得考驗的質量,更有對家人和愛人心陡地一疼的思念……一次次戰役后,這些“石頭”都鋪成了路,在這一條路上,殺退霧霾滌凈污染的藍天正日漸清晰。
皮膚曬成了古銅色、吃飯從來沒有正點、孩子上學無暇顧及、“5+2”和“白+黑”已成習慣……這就是“百日攻堅戰”施工現場的工作常態。面對著這個施工難度之大幾十年未遇的工程項目,每個人都毫無退縮之意,只有全力進取之心,風雨無阻,日夜兼程。正如濟華燃氣總經理范杰民所言,在“煤改氣”工程建設中要有霧霾不除、愧對歷史的使命感,更要有管線不通、寢食難安的責任感,集中全力,攻堅克難,“一城霧霾半城堵”必將恢復成“一城山色半城湖”。
在“輸氣大動脈”的施工中,困難頗多,艱難不斷,難度極大,但“濟華人”始終有一種精神,叫做頂難而上。他們的頂難而上,是為了我們的頭頂藍天。
(記者 宋立鵬)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濟南市空氣質量日報分析,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的31天中,濟南市的空氣質量僅有6天為輕度污染,其余25天都是良。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表示,濟南一直以來采取的多項治霾措施,使得城市空氣污染物基數不斷降低,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詳細]
近日,在濟南的一高校內,各式大件包裹已擺滿快遞點。據了解,臨近開學,不少高校生為圖方便省事,選擇將部分不方便攜帶的行李直接郵寄到學校,以此來減輕返校路上拖帶行李的奔波之苦。[詳細]
1日,齊魯晚報記者從濟南市水文局獲悉,主汛期過后,濟南市十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5180萬立方米,為同期最高水位。主汛期以來(7月1日以來)全市平均降水388.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2%,列歷史同期第18位,其中市區494.9毫米、歷城區506.5毫米、長清區470.5毫...[詳細]
8月31日中午,代理中央商務區拆遷案件的楊在明律師在瑞祥路一處茶館與當事人商討訴訟方案時,遭遇七八名突然出現的男女圍堵,并引發激烈沖突。本報于2日報道此事后,隨即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詳細]
9月1日,記者從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采訪了解到,二環南路西段將于8日22:00起半封閉施工,開展上跨二環南路快速路高架橋施工,實現與二環西路南延“快快相接”。施工期間,工程計劃對南側下行方向道路全幅封閉,機動車利用現狀北側13米寬道路實現雙向四車道通行,非機...[詳細]
記者從鐵路、民航部門獲悉,今年暑運濟南空鐵旅客發送量實現大幅增長,再創歷史紀錄。濟南鐵路局暑運累計發送旅客2459.5萬人,同比增長208.2萬人、增幅9.2%,創暑運旅客發送新紀錄,共有28天旅客發送量超過40萬次,比去年增加11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