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王亞男
印象濟南片區和三館。
正在建設中的宜家。(濟南時報記者 王鋒 攝)
在濟南這座有著2600年建城史的城市里,2016年注定是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年:東部中央商務區率先突破,兩家世界頂級設計公司美輪美奐的設計方案已經浮出水面;萬達文化旅游城順利簽約,一座集文化與旅游為一體的現代新城即將崛起。泉城東部發展未來可期……
與此同時,濟南西部新城也在悄然蝶變,商業巨頭麥德龍、迪卡儂、宜家相繼落戶,濟南“金名片”的西部會展中心已經開工,有“上海新天地”之稱的泉城印象不久也將開放,越來越多的外來企業落戶西城……
金融、物流、科技、商業、文化……全市產業布局落子越來越快,濟南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已然形成。
1 CBD建設率先突破 “四個中心”順利推進
老齊隔三差五就溜達到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看看工程的進展。這個項目是濟南中央商務區(CBD)的420米超高層建筑。老齊是項目附近丁家莊的村民。
去年,中央商務區確定落子文博片區后,老齊也與CBD這一“洋詞”掛上了鉤。說起自己的加工廠被征地拆遷的事情,他語氣里還有些不舍,更多的是期待,“不過不能只算自己眼前的小賬,建CBD對村里來說,是難得的好事兒,環境好了,自己也能掙更多,所以我是最早簽征收協議的。”
正如老齊所期盼的,未來的中央商務區不止有大量高端商業商務樓宇,還將享受到軌道交通、地下環路、中央公園等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完備的教育、醫療、休閑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在展現現代化城市形象的同時,也將極大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對標國際水準,產業方面將以“兩核一芯一輔”為主,即以“金融+”和“新總部經濟”為產業主核,以“創新、創意、創業”三創為發展內芯,以商務服務業為輔助配套。未來這一片區將引進百余家總部企業入駐,吸進更多高端優質人才匯集,預計產生區域稅收將達到300億元以上,中央商務區建成之后將會極大推動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而這,不過是濟南加快推進“四個中心”建設熱潮中涌現的一朵浪花,也是重大突破口。今年濟南預計總投資1912億元推進“區域性經濟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物流中心、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力爭3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服務業企業200家以上。當前,濟南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發展日新月異。
2 京津企業尋價值洼地 “總部”頻頻搶灘濟南
“在北京租一幢辦公用房費用是濟南的3倍多,濟南交通、物流還方便,物價也不高,把公司挪到濟南來很劃算。”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總經理于先生說,今年年初總公司考慮總部搬遷,最初選在北京、天津,一番考察后,最終落戶二環西路附近的海那城總部。
不光省外企業相中,不少海外僑胞也中意濟南的投資環境。“我對未來在這片熱土上投資興業充滿希望,下一步就實地考察項目落地。”一位新加坡僑胞說。
上月底,市僑辦、濟南市僑商會組織30多位駐濟僑商,到槐蔭區考察西部新城規劃建設情況,參觀在建重點項目,尋求拓展事業的商機。看完印象濟南、濟西濕地公園、僑夢苑等多個重點產業項目,以及濟南日新月異的變化,駐濟僑商代表信心滿懷,對未來在這片熱土上投資興業充滿希望。
其實這只是濟南總部經濟的兩個鏡頭,近年來,濟南的城市建設進程加速,辦公物業的價值也不斷凸現,包括北京、天津等地的不少企業都選擇搶灘濟南,在濟南購置辦公物業進行投資或者開辦分公司。
海那城總部的負責人說,近年來已經有十多家京津地區的外地企業選擇入駐海那城總部,一些是在濟南設立分公司總部,開拓濟南業務市場;而有一些則是看好濟南的發展和辦公物業的升值,選擇這些獨棟總部物業進行投資。
“現在都是總部跟著高鐵走。”來自北京一家醫療企業的負責人張先生說。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北上廣深等大都市的“城市病”愈發嚴重,產業轉移、企業外遷、資本溢出的現象日益顯現。而京滬高鐵這條連接兩個中國最為發達城市的交通大動脈的運營,加劇了部分產業、資金及人才從京滬溢出。處于京滬經濟圈重要節點的濟南,無疑是很好的承接地。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遷入濟南市,中央商務區及輻射區域累計進駐省級總部近30家、金融服務機構65家。不久之前落戶市中區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總部在美國紐約,是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0多萬名員工,主要服務全球500強企業。
3 旅游、商業、會展 產業經濟多點開花
今年“十一”的出城車輛數據顯示,向西的車輛越來越多,已有超過“向南”之勢。數據背后,旅游業內解讀為“泉城新后花園之爭”。
一直以來,要說泉城后花園,市民普遍認為是南部山區。從2004年到2014年,南部山區賺足了近郊游的目光,市民周末出去游玩首選是南部山區。不過隨著南部的旅游快速發展,粗放式的旅游模式讓市民有些厭倦。“去南部山區,堵一上午,逛半小時景點,出去吃個雞就回來了。”這是市民的普遍感受。
“上午去了方特東方神畫,下午又去小清河濕地公園逛了逛,第二天上午又去了園博園,下午到大學城轉了轉,這個假期玩得挺爽。”這是國慶期間于先生一家的近郊游安排。這兩年,隨著西部旅游休閑業的發展,西部新城越來越受市民的青睞,不少業內直呼西部有搶“泉城后花園”名頭之勢。
一部電影《非誠勿擾》帶火了杭州西溪濕地,其實在咱們濟南,就有一處僅水面面積就相當于5個大明湖的濕地,她的名字叫做小清河濕地,也就是曾經叫過的“濟西濕地”。根據規劃,到2020年,這座距離城區僅有幾公里距離的濕地公園將成為江北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將有效保護小清河源頭,改善西部生態環境。
除了自然風景區,方特東方神畫、園博園等旅游休閑景點在發展中也不甘示弱。方特東方神畫從2015年4月開業起,就成為市民文化旅游休閑新選擇,作為國內最知名的主題公園運營商,其主導的夜場游一度引爆泉城旅游業。“借著西部交通的便捷和旅游業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市民近郊游將到西部去,泉城后花園有望向西!”一位業內人士說。
不止旅游業,商業巨頭麥德龍、迪卡儂、宜家相繼落戶,濟南“金名片”的西部會展中心依然開工,有“上海新天地”之稱的泉城印象不久也將開放,文化創意產業越來成熟……
“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東部蓬勃發展的同時,濟南西部也在悄然蝶變。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濟南,一個協調發展的濟南,正在強勢崛起。
采訪手記 引進來走出去藍圖走向現實
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深秋,紅葉漫山,黃花遍地,一個名叫老殘的人,悠哉悠哉進了濟南府,但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
老殘勾勒出了濟南的風光和風情。但他肯定想不到,在百年泉水的潤澤下,濟南這座古城竟和世界聯系如此緊密。
不止老殘,很多人眼中,濟南這座千年古城略顯沉悶、較為平庸。如今,以體現“高大帥”為目標的濟南CBD似乎正在打破這種傳統印象。
9月9日,數位來自美國的全球頂級設計師聚集濟南,參加濟南中央商務區景觀設計專家咨詢論證會。他們奉上的作品立足泉城特色,建設世界級的公園。
以世界水準的高起點、高標準來規劃建設。在筆者印象中,這也是濟南片區規劃中,首次“引進來”的如此高水平的設計方。
9月14日,濟南圣泉集團石墨烯內暖纖維榮獲意大利國家科技創新獎,濟南圣泉集團還與意大利國家科技能源發展研究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科技成果轉化。
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摘得此獎,“濟南智造”震驚了有“服裝大國”之稱的意大利紡織界。濟南企業成功地“走出去”。
在引進來走出去之間,濟南的經濟實現了與“世界脈搏”一起跳動。
也正因此,這座城市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自從今年5月份駕駛人滿分學習啟動新內容以來,濟南市區已經有近3000名司機到路口打小紅旗。記者從濟南市車管所了解到,自從今年5月份濟南交警啟動這項“接地氣”的學習內容以來,濟南市內五區共計已經有2930名滿分學習司機,參加了路口打小紅旗維持交通秩序的特別學習內...[詳細]
15日一場秋雨讓濟南氣溫跌破20℃溫度線,不過隨著雨后放晴,氣溫逐漸回升。據濟南市氣象臺預報,17日白天晴間多云,早晨前后有輕霧或霧,南風轉北風都是3級,明晨最低氣溫濟陽、商河10℃,市區及其他縣(市)區13℃左右,最高氣溫24℃。17日夜間到18日晴間多云,最低...[詳細]
十六日,在齊州路中段,一貨車上擺放著大棗,商販自稱是沾化冬棗。記者王鋒攝 沾化冬棗上市已半月,濟南市場卻難覓大量正宗沾化冬棗身影,而是陜西冬棗在“唱主角”。記者調查發現,沾化冬棗的高身價,加上近兩年多走電商銷售的路子,導致濟南本地市場購買到正宗...[詳細]
16日,記者獲悉,濟南當天有3176對新人舉行婚禮和婚禮答謝儀式。其中,夫妻雙方都是90后的新人有1559對,接近總量的一半,這標志著90后結婚潮開始成為婚慶主流。[詳細]
14日,記者從歷城區市政部門了解到,今年將對花園路、閔子騫路、山大南路、山大北路等12條道路坑槽、隱患井蓋等問題進行整治。“為不影響交通,每天晚上12點后開始分段修整被壓壞的路面并更換井蓋,第二天早晨放開交通。[詳細]
“這部分路段違法停車現象很嚴重,尤其晚高峰時期,私家車霸占車道,造成嚴重堵車。記者粗略統計,此處200多米的路段停放了近20輛車,由于擁堵嚴重,記者從經七路與緯十二路交叉口行至經十路與緯十二路交叉口歷時20多分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