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尹延杰
在濟南市歷城區大陳家村,曾有一處遠近聞名的“陳家閣”古建筑群,這里也是該村的陳氏家廟,里面曾供奉著許多佛像和關公像。可惜由于文革時期遭到損壞,“陳家閣”已損毀滅失,整個院落僅剩幾間老建筑和一些古柏。不料,這些僅存的老建筑又突遭橫禍,被人扒塌,幸虧村民及時報警,才保留下一些殘垣斷壁。
施工方稱是不小心弄塌的
19日上午,記者趕到位于遙墻機場附近的大陳家村,找到了“陳家閣”所在地。這是個很大的院落,大門緊閉,圍墻高聳,透過門縫還能看到殘存的“陳家閣”建筑的部分房頂。由于負責看護大門的村民沒有鑰匙,記者輾轉爬到圍墻上,才一覽里面的場景。可以遠遠看到,一處比較寬大的老建筑已坍塌殆盡,木頭大梁和梁架七零八落,好像颶風剛剛襲擾過的景象。
“這是昨天里面的人扒塌的屋子,有村民看不下去才報的警。我們這個村都是姓陳,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僅存的念想,不能再讓人隨便損壞了。”一位六七十歲的村民說,這個院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圈起來的,當成了糧所,后來糧所經營不行了,被租給一戶村民使用,扒房子的就是這個租戶。
“村民報警后,昨天我們和轄區民警一起趕到現場時,古建筑的大梁已經落架,墻壁已經倒塌,便立即下達了停工通知,并責令施工方保護現場。”歷城區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初步調查,該處古建筑所在的院落原為一處糧所,至于是不是現在被人租用還不清楚。施工人員辯稱,他們是為了平整地面,不小心“弄”塌了古建筑的墻壁,并不是故意拆除古建筑。
但村民對施工人員的說法并不認可。一位村民說,該建筑是按照古法而建,屋內四梁八柱,設計得精巧結實,就是墻倒了,只要梁柱完好,房架也不會倒。所以,要說是房子自己倒塌的不太可能。另一位村民說,去年古建筑旁還有僅存的古柏樹,也被人偷偷砍了。
“陳家閣” 古建筑群的老建筑被扒塌,僅剩下一些殘垣斷壁。 記者 左慶 攝
文物部門將展開調查
記者了解到,該處殘存的“陳家閣”古建筑為歷城區登記保護單位。而根據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之第二章不可移動文物第八條規定,對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予以登記公布,參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管理。
對此,歷城區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說,該建筑始建年代不詳,最近的重修時間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由于“陳家閣”早已損毀,列入登記保護的就是殘存的附屬建筑,他們將在調查清楚相關問題后,再做進一步處理。
村民記憶:小時候常到古建筑里穿梭玩耍
據70歲的村民陳京倫回憶,他記得陳家閣是四層建筑,底下的一層很寬大,上面三層比較窄。在他8歲的時候,這片地方變成了村里的小學,他在這里上小學,經常到古建筑里穿梭玩耍。那時,這里除了壯觀的陳家閣,還有一個正殿,還有東西廊房等建筑,屋外有許多幾百年樹齡的松柏,屋內有許多佛像和關公像,塑像栩栩如生,在他幼兒時代留下了深刻記憶。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被日本鬼子占據,有一個日軍的小隊曾在此駐扎。幾年前,有個當年在這里駐扎過的日本兵還專門來過我們村,就是想看看古老又精美的‘陳家閣’,沒想到,他幾十年沒有忘記的‘陳家閣’已經損毀。”陳京倫說,他聽老一輩族人說過,陳家閣始建于唐代末期,很有歷史了,希望上級能幫助維修保護好現存的老建筑。
曾經因斗歐致人重傷被兩次列逃的犯罪嫌疑人,終沒有逃脫法網,于10月11日晚在江蘇省淮安市其居住地被抓獲。至此,因打架斗毆涉案在外潛逃三年的案件得已破獲。10月19日,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對整個案件進行了通報。 [詳細]
噪音小、零排放、零污染……近日,外觀酷似“校車”造型的電動公交車“吸睛”無數。為全力打造綠色公交新形象,10月8日,章丘30輛新型環保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詳細]
18日,大眾網記者從濟南熱力有限公司獲悉,為滿足章丘余熱項目長輸管網全線供熱壓力及流量需求,濟南熱力對“東熱西輸”的接力站——唐冶中繼泵站進行了續建,大幅提高章丘余熱管網輸送能力,可增加800萬平米以上供暖面積。今冬將新增供熱面積110萬平米,魯商鳳凰城...[詳細]
“今年我們用霍律師帶來的900斤麥種,種了30畝黑小麥,一畝地比普通小麥多收入600元,在付出同等勞動的情況下,明年種植戶就能多收入18000元。”10月17日上午,在長清區馬山鎮牛角溝村村頭,該村的支部書記董殿臣激動地告訴大眾網記者,接下來,律所們幫扶的有機作...[詳細]
第15次、16次,曹某又連續吹到了20多次,可是依舊沒有完成測試,雖然用力去吹了,但每次都是差一兩秒無法完成。目前,歷城交警已經依法提取曹某靜脈血液樣本檢測酒精含量,等測試結果出來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處罰。[詳細]
來濟南上大學的小茗(化名)是陳奕迅的忠實歌粉,21日在北京有一場演唱會,小茗向往已久,但無奈票都賣光了。7日,不甘心的小茗就在各大粉絲群里求票,結果一個自稱有兩張前排票可以轉讓的男子在網上加了小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