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濟南高娜
6日,齊魯大道北延及齊魯黃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首席記者王鋒 攝
繼濟濼路穿黃隧道之后,跨黃“三橋一隧”里的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這兩座新跨黃大橋,也已于日前開工建設。按照計劃,齊魯黃河大橋預計在2021年6月通車,鳳凰黃河大橋預計在2021年12月通車。齊魯大橋長度為3209.2米、鳳凰大橋長度為3668米,兩橋通車后,市民駕車以60公里的時速駛上大橋,僅需3分多鐘就可到達黃河北岸。
齊魯黃河大橋:取“山”之形意建拱橋跨越黃河后和G309相交
在“三橋一隧”里,齊魯黃河大橋是處于最西邊的一處跨河橋梁。在規劃之初,這座新的跨黃大橋就被視為將來連接黃河南岸的濟南西站和黃河北岸的桑梓店地區中心的南北方向交通要道。大橋建成通車后,西部城區的居民前往黃河北岸也會變得更加方便。如今,這一備受期待更被寄予厚望的跨河新橋,已在2017年12月底開工建設。
齊魯大橋是齊魯大道北延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工程全長6735米,包括主橋、引橋、連接道路等。在路線上,項目南起齊魯大道與濟齊路交叉口,接現狀齊魯大道,依次跨越美里路、北太平河北路、濟廣高速,經過鄭家店村東,跨越黃河后與現狀G309相交,依次跨越北展大堤和邯濟鐵路線,到達終點裕興路與國道308交叉口。其中,齊魯黃河大橋長度為3209.2米。
和濟南黃河大橋等橋梁不同,齊魯黃河大橋是一座拱橋,外觀設計取山東的“山”之形意,提煉山脈輪廓元素,融入濟南的“一城山色”元素,以三跨連拱、高低起伏的造型,橫臥在黃河之上,大橋造型連續舒展、纖細輕盈,采用“兩小拱、一大拱”的造型,其中一大拱420米、兩小拱分別為280米,展現了拱橋的柔美與大氣。
啥時候能開車駛上齊魯黃河大橋?記者了解到,按照計劃,齊魯大道北延工程(齊魯黃河大橋)會在今年3月進行鉆孔樁施工,6月搭建水中棧橋,10月完成鉆孔樁施工,明年6月完成橋墩及臨時墩施工,2020年7月預制板安裝完成,2020年11月橋面板濕接縫現澆完成,2021年5月進行荷載試驗、竣工驗收,2021年6月通車。算下來,齊魯黃河大橋(主橋)施工工期共有42個月。預計到2021年6月,大家駕車以60公里的時速駛上這座大橋,僅需3分多鐘就能通過這座3209.2米的大橋,到達黃河北岸。
鳳凰黃河大橋:建設工期4年是座懸索橋東部市民過黃河將更便利
6日,記者前往正在建設中的鳳凰黃河大橋進行探訪。車輛穿過濟南黃河大橋后,沿著黃河北岸一路向東,途經正在建設的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再向東行駛約5分鐘,便到了鳳凰黃河大橋項目的施工現場。鳳凰黃河大橋位于城市東部,將成為連接新東站片區和崔寨地區中心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大橋全長3668米,將歷時4年建設,預計在2021年12月通車。屆時,黃河南北兩岸市民通行大橋全程僅用不到4分鐘。
和齊魯黃河大橋這座拱橋不同,鳳凰黃河大橋為自錨式懸索橋,橋上將有3個索塔。其外觀設計取自杜甫《望岳》一詩中“鐘靈毓秀”之意。自錨式懸索橋具有兼收并蓄、剛柔相濟的渾厚風格,索塔體現其陽剛的一面,而流暢的主纜線形則將其柔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鳳凰黃河大橋是鳳凰路北延項目的一部分,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負責建設,項目路線南起壩王路與荷花路交叉口,接現狀壩王路,依次跨越邯膠鐵路聯絡線、南水北調工程濟東明渠后繼續往北,在小河套村向西北方向延伸,跨越黃河后,終點位于遠期規劃主干路與G220交叉口處。項目全長6659.2米,其中,黃河特大橋長度為3668米,兩端接線長度為2991.2米,包括大橋1座,平面交叉2處,涵洞11道。
和齊魯黃河大橋一樣,鳳凰黃河大橋也是按照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的標準建設,兼顧城市主干路功能,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
為解決北方寒冷地區冬季施工難題,鳳凰路黃河大橋將采用工廠全預制標準構件并輔以先進的施工控制技術,也就是說,提前在工廠將量身定制好的鋼箱橋梁建好,到現場直接進行組合,變“水上施工”為工廠施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縮短了工期。按照計劃,鳳凰黃河大橋(主橋)施工工期共48個月,預計2021年12月達到通車條件。
兩橋有啥共同點?
同是公軌合建都能騎車上橋
【公軌合建】
中間跑軌交、兩側跑機動車
細數齊魯黃河大橋與鳳凰黃河大橋的相似之處,特別令人期待的是,兩橋的建設均是“公軌合建”,橋面中間都預留了軌道交通空間。也就是說,未來軌道交通線路也將隨著這兩座新大橋延伸到黃河北岸。到時候,市民不僅能駕車通過大橋到達黃河北岸,還能乘坐軌道交通過河。
具體來說,這兩座大橋的橋梁形式均為公路與軌道交通同層布置,塔柱從主梁橋面公路交通與軌道交通之間穿過,兼顧景觀效果及行車安全。今后,市民駕車在這兩座黃河大橋上可以安全地與正在運行的軌道交通“同行”。
在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這兩座橋的主橋段道路標準橫斷面看,兩橋都是在橋面中間跑軌道交通,兩側各有4條機動車道,共雙向八車道。
【世界之最】
兩座大橋創多項“世界之最”
據介紹,兩座大橋的施工技術也將創造多項“世界之最”,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齊魯黃河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度下承式系桿拱橋,橋面道路在拱體之下。同時,齊魯黃河大橋拱體與橋面之間,使用的是網狀吊索,較為少見。
而鳳凰黃河大橋則將創造兩個“世界之最”。據介紹,鳳凰黃河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錨式懸索橋,還是世界最大跨度連續組合鋼箱梁橋。此外,在施工上,這兩座大橋都采用了科學合理和綠色先進的方案。主橋、水中引橋及跨大堤引橋均采用鋼—混凝土組合橋面板,可以有效解決鋼橋面系疲勞及橋面鋪裝易損難題,增加結構耐久性和可維護性。
【橋面資源】
兩橋均設行人和非機動車道
引人關注的是,未來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不僅能跑軌交、跑機動車,行人也可以騎車或者步行上橋。按照設計圖,齊魯黃河大橋與鳳凰黃河大橋不僅在橋面中間部分設有軌道交通預留道、在軌交預留道兩側設置有雙向八車道的機動車道,在機動車道之外,還設置了防撞護欄,在防撞護欄之外則分別是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
據介紹,兩座大橋設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可以在有限的橋面資源上,更多地滿足市民“過橋”出行的多樣化需求。未來,駕車、坐公交車、乘坐軌交、步行、騎單車,都可以沿齊魯黃河大橋和鳳凰黃河大橋過黃河。
如今,機動車禮讓行人逐漸成為大部分濟南駕駛人一種習慣,在“車讓人”的同時,車主們也希望行人能夠按照信號燈通行,并稍微加快一下通行的腳步。即便是在綠燈環境下通過路口,不注意觀察道路情況,只盯著手機屏幕“盲過”路口的行為,會增加安全隱患。[詳細]
1月6日,全市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在山東會堂召開。王文濤強調,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緊緊抓住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突破口,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盤。[詳細]
6日下午,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報到現場,政協委員都帶來了各自的提案,提案內容大多與民生息息相關。政協委員石禮告訴記者,現在濟南的新建小區特別多,但多數小區沒有配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預防接種和兒保帶來了一些困難,她希望新建小區可以在規劃時提供...[詳細]
6日,參加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陸續來到舜耕會堂大廳報到。連續兩屆當選政協委員的王振華告訴記者,與往屆相比,現在的報到更加現代化,效率更高。 [詳細]
2017年,是食藥監管系統開拓進取、砥礪前行的一年,鞏固和發展了食藥安全穩定向好勢頭,讓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由此可見,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在清洗消毒方面需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詳細]
由于最近大面積爆發的病毒性感冒讓很多濟南人中招,兒科和內科的輸液區都人滿為患。據了解,這種感冒主要依靠空氣傳播,患者呼吸道感染伴隨咳嗽、頭痛、高燒等。濟南急需一場好雪清潔一下空氣,而市民們更要小心,千萬不要著涼引發感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