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興華
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濟南市委副主委,歷城區副區長付修琍
大眾網濟南1月10日訊(記者 張娜)10日,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二次全會上,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濟南市委副主委,歷城區副區長付修琍建議發言,針對目前大數據發展破題難的問題,政府應搭建公共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并在治霾、治堵、醫療健康等方面先試先行。
四大瓶頸制約發展 政府應牽頭“唱戲”
目前,濟南在大數據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率先提出了“數創公社”概念,發布了《濟南市數創公社2020發展行動計劃》,“濟南政務云”建設走在了全國政務云平臺建設的前列。
付修琍介紹,針對大數據仍然存在著一些瓶頸,比如統籌推進機制不夠健全,數據價值挖掘不夠充分;大數據應用范圍窄,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核心技術研發有待加強,創新力度不夠;相關專業人才缺乏,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有待優化等,濟南應由政府牽頭,成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管理機構,作為統籌推進全市大數據發展的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濟南大數據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引導和推動大數據研究應用,促進全市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共享開放。
同時,應樹立數據“共享增值”理念。無設定條件的數據資源可集中交換、充分共享,有設定條件的通過身份認證、訪問控制等實現有限共享。盡快搭建一體化大數據交換共享平臺,整合、推進基礎數據、公共數據的跨部門、跨領域共享,打造數據經濟優勢,助力實體經濟創新增長。
促建大數據基地,治霾等民生領域“嘗鮮”
付修琍建議,應以爭創國家級大數據綜合實驗示范區為切入點,加快推動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重點依托“一圈、兩網、兩帶、四核”的大數據產業格局,引進和培養大數據產業領軍企業,扶持大數據安全保障、系統集成、數據服務類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推動大數據行業示范應用。
她說,要充分發揮高新區公共技術支撐平臺體系、大數據工程實驗室、社會化計算資源的優勢,引導相關龍頭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市場拓展、研發平臺建設。不斷拓展大數據應用,可結合濟南“453”工作體系的推進,在治霾、治堵、醫療健康等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務領域先行先試。
另外,濟南應依托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齊魯軟件園、漢峪金谷、創意谷等載體,以企業為主體,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同時將更多優秀人才引進來。
今天下午,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來到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章丘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要長期堅持。其中,“穩”是前提,“進”是目的。 [詳細]
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幕,濟南市市長王忠林作政府工作報告,公布2017年濟南為民辦實事完成情況。其中,整治278個老舊住宅小區、新開公交線路16條等。 [詳細]
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隆重開幕,濟南市市長王忠林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詳細]
在今天上午的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會上,關注各類人才發展的提案數量很多,其中政協委員王魯寧對非遺傳承人和民間文化人才的隊伍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表示,應按照“不漏掉一個藝術門類、不漏掉一位民間藝人”的原則,建立民間文化人才數據庫,讓這...[詳細]
在今天上午召開的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會上,濟南市政協常委、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劉霞建議,土地供給管理應注重大數據管理應用,變“用人腦”為“用電腦”。[詳細]
10日上午,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二次全會在舜耕會堂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政協委員上臺發言,為濟南未來規劃發展建言獻策。會上,濟南市政協委員潘榮慶建議濟南應實施人才定制計劃,并進行訂單式培養,強化涵蓋各層次、各領域的人才梯隊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工作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