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帆
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秦國芬人大代表王兆波的建議
大眾網濟南1月11日訊(記者 宋立鵬)11日,在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面復會上,針對人大代表王兆波關于濟南市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建議,濟南市城管局副局長秦國芬表示,各部門正加快制定濟南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爭取今年3月正式出臺,將按照政府主導,機關先行,全民參與,攜手推進的形式,在機關事業單位、院校等實現生活垃圾100%強制性分類。
“濟南的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實際分類效果并不明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混亂投放。部分居民投放時分類了,但轉運時又混雜了,最后造成垃圾分類工作的失敗。”王兆波說,城市垃圾綜合治理問題的研究已經由來已久,實施垃圾分類收集是保護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
秦國芬介紹,濟南市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按照國務院、住建部和各級各部門的要求,濟南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方案正由濟南市城管局牽頭,通過和環保局、教育局等多部門聯動進行方案的制定出臺,目前草案已經制定完畢,爭取今年3月正式出臺。
目前,濟南市已在市區范圍內開展餐廚廢棄物統一收運處理工作,并在槐蔭區幸福街道試點了家庭廚余垃圾就地粉碎處理、冬季煤灰回收利用、秋季落葉就地處理等分類試點工作,章丘區率先在全國實施餐廚垃圾生物處理技術。同時,濟南市還試點了廢舊衣物回收、智能機器垃圾回收系統、有機垃圾堆肥反田等項目。
“通過前期十幾年的探索發現,生活垃圾由于末端處置設施設備跟不上,造成了前段的分類、后端的混合處理,對市民的分類積極性有一定的挫傷。”秦國芬說,新一輪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將從末端開始向前段推進,同時在法律保障建設、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宣傳體系建設、監督考核體系建設等方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全國46個強制分類城市到2020年達到生活垃圾分類市民知曉率95%,可回收垃圾利用率35%的目標任務。
11日上午,在濟南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面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天橋區官扎營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旭提出在黃河北地區增加公交線路的建議,市城鄉交通運輸委副主任羅衛東現場答復,公交部門將結合“三橋一隧”建設,適時開通公交線路。 [詳細]
11日上午,在濟南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面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華能黃臺電廠環保專工張衛華提出,華能黃臺電廠4臺供熱機組若進行煤改氣工程,可增加1千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市發改委副巡視員王成梁現場答復,如果具備改造條件,發改委將加快推進項目前期規劃等工作。 [詳細]
11日上午,在濟南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面復會現場,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政委段富勇答復了槐蔭區代表團人大代表傅強關于在市區高架路上橋口設置電子屏幕的建議。段富勇表示,這種設施實際叫做快速路匝道控制器,可以實現通過誘導屏實時顯示高架路上的交通狀態,誘導...[詳細]
11日上午,在濟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面復會上,針對人大代表閆立然提出的關于協調天然氣采暖季充足供應的建議,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燃氣處處長李勉現場進行答復。面對全國范圍內的天然氣資源持續緊張,濟南市目前正大力建設輸氣管網、調峰儲氣設施,...[詳細]
10日,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濟南市政協常委、歷下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佳建議,濟南應按照社區居委會用房配置標準,留足社區衛生服務用房,真正做到新建一處、服務一處,確保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無空白。 [詳細]
10日,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會上,濟南市政協委員張懷成上臺發言。他建議,打造好泉水盛筵,依托泉文化,借助濟南市城市景觀申遺工作,以明府城這一核心區域保護利用為先導,重點打造區域性的“山、泉、湖、河、城”文化生態示范區。同時,以“泉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