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尹延杰
9月17日,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閉幕。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東舉辦,以“活態傳承、活力再現”為主題,包括展覽、展演、比賽、體驗和論壇五大板塊的活動。博覽會采用“一館多點”辦會模式,在濟南市設立了1個主展館,并在濟南和濰坊設立了9個分會場。博覽會同步舉辦了傳統工藝比賽、非遺社區行、非遺校園行、傳統美食展、非遺影像展等多項活動。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展示了近年來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進展,特別是“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等重大舉措實施以來的最新成果,對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活態傳承、活力再現”主題,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主會場舉行了傳統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展演、傳統工藝類項目的比賽、非遺互動體驗活動和學術論壇活動,多樣態、多角度地呈現了非遺與“人”和“生活”的關系。“非遺社區行”活動遍布濟南城鄉社區,深入大街小巷。邀請全國各地54個非遺項目共計323人,與濟南本地參演隊伍1836人在300余個社區進行展示展演;“非遺校園行”在25所學校集中對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曲藝等校園傳承成果進行展示和評比,并舉辦系列展示展演活動;“非遺影像展”遴選71部非遺影像作品在各區縣相關場館循環展映。傳統工藝比賽作為品牌活動,共吸引221名選手參加了6個項目的比賽,現場創作、展示參賽展品共計884件(套)。
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一大亮點是創新傳播手段。為擴大展會社會影響力,博覽會在邀請中央及省、市等媒體參與宣傳報道外,還首次引入網絡直播平臺,根據相關統計,僅9月13日、14日兩天,網絡直播的受眾就達近6000萬人次。博覽會共吸引82萬人次參觀參與,規模和盛況創近年來山東舉辦文化類博覽會之最。
15日傍晚,濟南街頭秋雨漸漸下大了,而本周周二周三還有降雨。23日中秋假期期間,還將迎來秋分節氣,再加上連續多日的降溫,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介紹,下周濟南有望入秋。還別不相信古諺,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介紹,降雨是冷暖空氣的對抗,秋雨則多是冷空氣主導,這是秋雨帶來寒...[詳細]
“生活從不會一帆風順,當身體不適時,不僅個人身心疲憊,家人們更是承受了極大的心里煎熬。不過,你是幸運的,除了有親人的關愛,更是在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的幫助下,讓我們順利匹配成功。因此,今后你也將成為我生命中,為數不多的牽掛之一。”17日上午,濟南市第59...[詳細]
17日,山東交通學院2019屆畢業生——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校園專場招聘會舉行。活動中,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山東交通學院現場招收道橋技術、隧道與地下工程、鐵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測量工程技術、工程機械、國際工程業務等16個崗位。 [詳細]
9月17日上午,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德國弗戈傳媒集團合資公司弗戈中國與濟南高新區主辦,天士力集團、中國藥學會、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協辦的2018(第十屆)弗戈制藥工程國際論壇在濟南啟幕。大眾網記者在現場獲悉,該論壇為期三天,制藥企業及制藥裝備企業...[詳細]
記者今天從濟南市公交總公司獲悉,為積極響應2018年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要求,鼓勵私家車主放下小汽車,倡導市民綠色出行,自9月17起,濟南公交開通歷山吉第小區至歷山東路的首條市民點菜式“愛巴士”R字線路。 [詳細]
第七屆山東文博會將于10月11日—15日在濟南高新區國際會展中心啟幕。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國際范兒”更濃,成為本屆文博會新亮點。記者從第七屆山東文博會執委會了解到,目前,一帶一路沿線等31個國家、地區的海外展商確定參展本屆文博會,將集中展示世界各地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