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帆
2018年,奔跑起來的濟南,面臨著如何“走在前列”、怎樣“揚起龍頭”的歷史性命題。唯有登高極目才能望遠,唯有善思篤行方能致遠——
8月5日,濟南迎來了見證尖端科技“峰頂”的兩件大事——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揭牌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新址啟用、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新一代神威E級原型機系統正式啟用。
這是兩件改寫濟南科技創新軌跡、足以實現“顛覆性創新”的大事——國內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組織在濟南成立,對于提高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標準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確保濟南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而E級計算機被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神威E級原型機系統的投入使用,標志著濟南在超算領域向世界頂尖又邁出重要一步。
如今的濟南,渴望更多的“超算”與“量子”事件。這種渴望源自對加快發展的自我加壓——
2018年之夏,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進一步提出了“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山東要走在全國前列,作為省會城市的濟南理應走在前列的前列。省委提出了“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的目標要求。要將濟南的“龍頭”揚起來,自然要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上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對于一個志在“走在前列”的省會城市來說,沒有什么比思想不斷解放、眼界不斷開闊、理念不斷更新更能激發斗志、引領發展。對于一個決心“揚起龍頭”的省會城市,沒有什么比重大突破、重大項目、重大舉措更能激勵士氣、加速發展。
2018,歷春越夏,人們看到這座城市正在疾速飛奔——
十大提升工程讓城市品質再提高;“一次辦成”改革讓營商環境再優化;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讓資源優勢再聚焦;不靠刮風靠作風讓治霾力度再加大;搶抓送上門的“企”與“智”讓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再強化;發揮“十大優勢”、實現“十個新突破”讓“前列”之途再明確……
藍圖就、東風起。濟南,是時候揚起你的龍頭了!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先要眼界大開、視野開闊,弄潮于思想解放的前沿
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對濟南發展的期許,從沒有像今天這么高——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提出了“走在前列”期許。3個月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山東的科研院所、社區、黨性教育基地、企業、農村視察工作,再一次提出了“走在前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指引了山東這艘巨輪未來的航向。
山東要走在前列,濟南作為省會理所應當走在前列的前列。山東省委對濟南更是寄予厚望,提出“讓濟南這個山東經濟龍頭揚起來”,積極對接京津冀,主動服務雄安新區,打造央企和跨國公司在中國北方的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打造環渤海大灣區重要增長極。這些期許,是對濟南的信任,更是滿滿的重托。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由此成為濟南對標先進、謀劃發展、推動工作的參照坐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濟南要想走在前列,思想要先站上高點;濟南要想揚起龍頭,視野要先看得更遠。最近幾個月,無論是謀劃整體發展還是推動具體工作,出現頻次最高的熱詞是提高站位、提高標準、對標先進。
走在前列并不是漫無目的地走,而是有目標、有航向。剛剛過去的盛夏,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六個“走在前列”目標在思想碰撞中明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大幅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和區域影響力;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上走在前列,讓省會的天更藍、星更亮、路更暢、山更青、水更秀、城更美;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走在前列,實現鄉村面貌明顯改觀,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走在前列,讓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在創新社會治理上走在前列,社會既保持和諧穩定又充滿旺盛活力;在抓好干部隊伍建設上走在前列,形成正氣充盈的政治生態,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正是因為站位站得高,濟南才能從高處審視自己,找出足以走在前列的“十大優勢”;正是因為視野看得遠,濟南才能于遠點謀略突破,瞄準引領走在前列的“十個新突破”。
7月5日至8日,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蘇浙粵三省學習。三省的先進經驗讓所有人觸動,高質量發展的成績讓所有人艷羨。7月14日,濟南召開“深化學習蘇浙粵三省經驗 當好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工作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用PPT圖文并茂地講了赴蘇浙粵學習考察的感受和思考,一幅幅考察圖片還原先進省市發展現場,一個個關鍵熱詞點出濟南發展之要,一個個高招良策指引未來發展之路,“走在前列”之路更加清晰——在解放思想上,要做好“闖”的文章;在破除瓶頸上,要做好“改”的文章;在打造環境上,要做好“優”的文章;在夯實基礎上,要做好“強”的文章;在領導重視上,要做好“帶”的文章;在強化考核上,要做好“引”的文章。
思想與思想的交鋒,碰撞出的是智慧的火花。想清楚了、看明白了、下定決心了,就要堅定不移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理應實體林立、發展高質,引領于經濟發展的前沿
揚起經濟龍頭,首先要有強大的實體經濟作支撐。實體企業的成長,向來都有趨光性——哪里的“陽光雨露”好,哪里的“清新空氣”多,企業自然愿意去扎根。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曾將投資環境比作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這句比喻成為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引。
濟南的“空氣”到底有多“清新”?扎根濟南發展多年的德國費斯托氣動有限公司有著切身感受。公司全球生產中心一期項目今年年底投入運營,投資18億元的二期項目面臨建設空間問題。5月23日,德方企業負責人周丹澤兒將這個問題當場反映給來企業開展“對口服務”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讓周丹澤兒感到意外的是,王忠林現場馬上叮囑隨行的有關部門負責人盡快幫助解決。周丹澤兒對這種“馬上就辦”的舉動十分贊賞,豎起大拇指用并不熟練的中文說“非常感謝”,同時用雙手做推開窗戶的動作說:“推開窗戶,就能呼吸到‘清新空氣’。”
“上門服務”展現了濟南的溫度,而要想從根本上優化營商環境,必須從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從流程環節上動刀子。這座城市為優化營商環境而推進的改革可謂是刀刃向內、刀刀見真功。
刀刃向內肯定要動真碰硬。對于發展環境中的種種荊棘和羈絆,濟南黨員干部通過兩個小時的明察暗訪紀實專題片有了更清晰、更直觀的認識。痛定思痛之后,是濟南“一次辦成”改革的出臺實施,目標只有一個——無論線上、線下都要實現“一次辦成”。“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通過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舉措,確保全市營商環境在較短時間內有較大改觀。”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的話足見濟南深化“一次辦成”改革、為企業營造“清新空氣”的決心。
“一次辦成”改革,讓濟南名聲在外,對發展環境極為敏感的企業家紛紛前來考察洽談。8月7日下午,泉城迎來了一場盛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濟南懇談會。“我感受到這座城市非常強烈的發展意識、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和開放意識,也感受到了濟南希望各界優秀人才和企業來濟南發展的殷殷誠意。”中國發展出版社社長、國研智庫董事長包月陽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此次來到山東,我深刻感受到了山東親商、愛商、重商的氛圍,更感受到了濟南崇尚創新、尊重創新、擁抱創新的熱情,我真的很感動。”陽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玫說。
好的發展環境猶如種下一棵梧桐樹,能否引來新鳳凰、培養金鳳凰,還要看濟南有沒有過硬的發展本領。今年以來,這座城市十分注重做強載體、借勢平臺。
放眼當下,濟南熱度最高的發展載體就是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中央商務區了。7月18日上午,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迎來里程碑節點,包括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臨床研究中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存儲中心、高端醫療孵化研究中心在內的四個重點項目率先破土動工,濟南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邁出堅實一步。8月中旬,濟南CBD(中央商務區)象征“山、泉、湖、河、城”的五座超高層塔樓中,最后一座“城”完成了概念設計方案,通過市規委會專家委員會論證。至此,五座超高層塔樓設計方案全部亮相。再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好消息更是頻頻傳來:6月23日,總投資近千億元的中國濟南·綠地國際博覽城簽約落戶;6月28日,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濟南分所)項目簽約落戶……
當前,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不論是我國沿海城市還是內陸地區,都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放在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面對競爭如何突出重圍?首先要抓住送上門的“商”與“智”——在濟南舉辦的各式各樣大會、論壇、大賽等平臺。5月以來,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濟南CBD國際投資發展大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等先后在濟南舉辦,投促部門、各區縣都盯緊靠上,一邊參會洽談一邊招攬“商”與“智”,留下了不少有心在泉城奮斗打拼的創業者和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此外,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力諾集團、中國重汽等企業抱團“走出去”,在德國法蘭克福成立了“中國(德國)歐洲境外企業聯盟”,提升了到海外打拼的資本和底氣。
從半年成績單來看,濟南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五項指標繼續保持在前列。但面臨的競爭壓力仍然很大,濟南要“走在前列”、“揚起龍頭”,仍然要“滾石上山”、爬坡過坎。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理應干勁滿滿、沖勁十足,領先于擔當實干的前沿
走在前列,自然要加速趕超、爭先進位;揚起龍頭,自然要爭當領先、勇立潮頭。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在“走在前列”中建功出彩。
2018年以來,濟南人身上的雷厲風行、快干實干精神在“走在前列”實踐中重塑提升——
有一股敢為人先的闖勁,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敢闖敢試、大膽創新;有一股永不服輸的拼勁,位居第一不止步,不居第一不罷休,自覺對標先進,干就干最好,爭就爭第一;有一股雷厲風行的干勁,堅持干字當頭、快干實干,定了的事情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實,絕不允許拖拖拉拉、慢慢騰騰,切實做到“時辰可拖、日期不可拖”;有一股永不歇腳的韌勁,以久久為功的定力滴水石穿的毅力,咬定目標不放松,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有闖勁、有拼勁、有干勁、有韌勁——濟南要想走在前列、揚起龍頭,就要有這樣的干事創業狀態。從這座城市的2018發展軌跡來看,這種加油奮進的狀態保持得不錯——
創城成功并非一勞永逸,文明進步、文明提升沒有終點。2018年春天,濟南啟動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動”,捍衛文明進步成果。時至今日,城市提升仍在如火如荼推進:路邊的景觀綠化越來越密、沿途的違建臨建不見了蹤影、雜亂破損的廣告牌匾紛紛拆除……駕車沿高架路行駛,沿線面貌的變化清晰可見。街巷道路的整潔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顏值”的高低。見微知著,當你走上街頭、行走在小巷,當你來到城市出入口觀察,當你徜徉在街角公園,一定能隨處可見城市文明進步的印記。
拆違拆臨,正在直接提升濟南的城市形象和品質。今年以來,拆違拆臨繼續深度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上半年全市拆除違法建設1929萬平方米,建綠透綠完成57萬平方米、在建32萬平方米。這份拆違拆臨的半年成績單,給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帶來了幸福感、獲得感——違建沒了、街角綠了、開門就是風景。8月12日上午9點,經過近兩個小時“開山辟路”,3輛小型挖掘機順利進駐金雞嶺半山腰3處違建現場同步拆違,拆除面積1700余平方米,3顆嵌在山林中的違建“釘子”被集中消滅。許多市民對此心悅誠服:“連金雞嶺違建的硬骨頭都能拆了,還有什么違建拆不了?”
空氣清新、通行順暢是市民所盼,需要繼續發揚“不靠刮風靠作風”精神,久久為功、持久發力。如今,“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巡查督查成為常態,濟南市PM10平均濃度在上半年、二季度、6月份三項統計中下降幅度均為全省最大,分別為下降19.6%、18.4%、25.2%。治堵持續發力,根據高德地圖“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濟南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今年一季度排名第2,第二季度排名第7。如今28條瓶頸路打通工程全部開工;R1線全線“洞通”,2019年元旦通車運行;R3線一期工程年底實現全線“洞通”;北園大街快速路西延工程主體已經成型,正在向著2019年元旦通車目標加速前進。
走在前列、揚起龍頭,是一條只能加速向前的快車道。大力弘揚夢想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創新精神、自律精神,始終保持積極有為、高質高效的干事創業狀態,濟南這個山東的“經濟龍頭”一定能昂首于齊魯熱土、傲立于神州大地。
原標題:濟南,是時候揚起你的龍頭了
相比于清明、端午小長假期間泉水的“發蔫”,可以說中秋-國慶期間,得到雨水澆灌的濟南泉群,正迎來最好的時候。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謝玉強 攝 正在登山的李先生是泰安本地人,知道景區新出臺的優惠政策后非常開心。[詳細]
“中秋快到了,我們代表街道辦事處來看望您,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社區、對辦事處工作的支持,您家里有什么困難也盡管和我們說。”9月21日上午,天橋區緯北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王永春走進經緯嘉園社區居民夏向平等人的家中,除了送來了月餅、大米、花生油等慰問品,...[詳細]
近日,歷城區第一屆農民豐收節開幕式暨港溝農產品推介會在港溝街道冶河村舉行,街道轄區的冶河香玲核桃合作社、馬家利仁合作社、塢西鼎鑫合作社等的農產品首次以推介會的形式集中向泉城市民展示。原標題: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書記突破項目” 譜寫鄉村振興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