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胡中喆
千佛山南路成為交通“樣板路”。
編者按 自今年5月3日我市提出開展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動”后,市公安局迅速行動,印發了《濟南市公安局城市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濟南交警全警動員,不等不靠,用戰斗力、執行力、凝聚力提升城市交通品質,推動城市治理水平提檔升級。即日起,本報推出濟南交警城市提升工程行動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一個路口的文明,代表一座城市的文明;一條道路變化的背后,凝聚著交警部門的智慧和用心。
近年來,伴隨著機動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電動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路口交通也面臨越來越復雜的挑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曹鳳陽表示:“隨著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長,道路資源愈加緊張,這就更需要管理者精耕細作,路口更是寸土必爭,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可能對道路暢通產生積極影響。”
偌大的城市之中,路口不過是方寸之地。就是在這方寸之地上,濟南交警主動作為,凝心聚力,以空間的變化節約交通參與者的時間。斑馬線設置的調整、設施桿件的整合、車道寬窄的變化……一個個微小的變化,正在改變著泉城人的出行品質,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創造有序、暢通、安全、綠色、文明、健康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一條樣板路彰顯城市道路新形象
經過千佛山南路的市民會發現,在這個夏天,這條路變了模樣。
人行護欄融合“泉水”元素突出特色;設施桿件統一噴漆為黑色,減少至11根;指路標志不僅會“發光”,道路名稱還增加了英文標注彰顯國際范兒……如今的千佛山南路,成了一條實實在在的交通“樣板路”。
“我們以千佛山南路道路整修為契機,通過反復勘察和分析研究,對千佛山南路交通組織和交通設施進行優化提升,推進多桿合一,研發設施新樣式,著力打造交通‘樣板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處副處長王峰介紹,在工程改造中,濟南交警部門充分利用多源交通大數據對改造目標的交通需求、交通態勢、擁堵機理研判,支持精準的交通組織方案實施前后的效果評估。為減少千佛山南路交通標志、信號燈、電警抓拍、視頻監控等設施桿件,按照“能合并的不分設,能借用的不立桿”的原則,對原有各類設施桿件進行優化整合。設施桿件由28根減少至11根,有效凈化了道路空間環境。
城市道路上桿件林立,不僅有礙景觀,同時也浪費資源。在設施桿件整合過程中,交警部門也取得了多個成功經驗。“將分道標志合并設置在電警桿上,不但減少了設施桿件,同時使車道功能更明晰;將人燈和非機動車燈合并設置在車燈桿上,消除了人燈桿;將視頻監控合并在電警桿和路燈桿上,取消了視頻監控桿件。”
同時,借鑒外地城市先進經驗,市交警部門還研發了千佛山南路信號燈桿、交通標志桿、電子警察桿、人行護欄、指路標志版面等設施新樣式。其中新型信號燈桿和指路標志桿借鑒杭州模式,桿件統一噴涂為黑色,凸顯整潔美觀、莊嚴大氣的品質,并滿足了交通設施一體化融合的要求;新型電子警察桿件采用新樣式,距停止線35米,配備最新抓拍設備并懸掛主動發光分道標志,既滿足抓拍要求,又能滿足分道標志設置要求;新型人行護欄主體采用黑色,欄面融合“泉水”元素,凸顯我市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氣質,同時獨特的結構設計能夠有效消除老式護欄安裝時高低不平的問題,更加平順優美,堅固耐用;新型指路標志采用主動發光方式,版面中方向指引采用精致的線條式箭頭,同時道路名稱增加了英文標注,較傳統指路標志更加醒目、明晰,更具有國際化的特點。
考慮到慢行交通環境的提升,將原1.5米寬中央雙黃線調整為0.5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寬度各增加0.5米至3米。同時,按照打造無護欄城市的要求,拆除機非隔離護欄,采用彩色瀝青鋪裝非機動車道明確非機動車路權。
設置有巧思路口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城市交通的治理思路是以車為本,現在則轉向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2017年,濟南交警以“保障慢行交通、提升過街品質”為原則,圍繞主城區(繞城高速以內)慢行過街需求較大的路口和路段,對新建立體過街設施需求進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市區需新增慢行立體過街設施62處。創城期間,以“慢行基本順直過街”為原則開展“路口革命”,保障慢行過街秩序,充分保障行人、非機動車通行效率。打造“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并重”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的“以人為本”治堵思路。
如今在濟南,斑馬線上“車讓人、人快走”的和諧通行模式,已成為我市道路交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和展現濟南城市文明的名片。但路口通行效率怎么提升?
路口是城市路網的節點,濟南交警積極創新管理手段,先后采取“架設行人音響提示設備、優化整合斑馬線、渠化設置右轉待行車道”等一系列舉措,提升路口車輛通行效率,緩解右轉讓行所造成的路口壓車現象。
在市區主次干道以及行人通行密集的38個路口,安裝了“行人音響提示設備”304套,通過“綠燈急促、紅燈舒緩”的響鈴提示提升綠燈通行效率、緩解等待焦躁情緒,行人過街守法率得到顯著提升;
統籌兼顧行人過街特點、流量需求以及車輛通行效率等因素,清除無設置必要的斑馬線81組、調整斑馬線位置19組、增設斑馬線5組,大幅減少機動車停車讓行次數、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先后在經十路營市街、經十緯十二等6處路口右轉車道設置三排右轉待行區,通過充分利用路口空間、增加右轉庫容的方式,有效緩解右轉禮讓所造成的擁堵現象。
優化斑馬線解決人和車之間的沖突
在泉城,禮讓行人的良好駕車習慣已蔚然成風,但右轉彎的車通過路口要過兩道斑馬線,如何減少因禮讓行人引起的交通擁堵?濟南交警用行動給出了回答:開展斑馬線優化提升專項行動,確保斑馬線合理化設置。
自開展城市提升行動以來,市交警部門重點在斑馬線規劃設計、斑馬線配套交通設施完善、斑馬線交通秩序整治、科技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截至目前,清除無設置必要的斑馬線81組、調整斑馬線位置19組、增設斑馬線5組、調整斷頭不連續和有障礙物阻擋的斑馬線6處,大幅減少機動車停車讓行次數、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千佛山南路舜耕路路口,市交警部門以打造千佛山南路交通“樣板路”的道路整修工程為契機,按照整合路口斑馬線的總體要求,取消路口南口過街通道。同時為便于東口和北口非機動車左轉,采用一次過街模式在路口施劃非機動車導流線和待行區,提升非機動車通行效率,減少了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沖突。同時安裝人行道護欄等措施,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王峰介紹說:“由于南進口慢行過街需求較少,大多數行人及非機動車通過北側斑馬線通行。同時考慮行人通過路口南側斑馬線過街與千佛山南路左轉交通流的沖突問題,所以,我們在確保安全、保證需求的前提下取消南進口過街通道(斑馬線)。”
與此相似的還有旅游路與福地街路口。
該路口位于旅游路中段,周邊分布有歷下區園林局、歷下公安分局龍洞派出所等單位和東山墅、龍景苑南區等居住區。該路口向東430米為轉山隧道,西側115米緊鄰轉山西路路口,因而福地街路口與轉山西路口構成雙T型畸形信號控制路口,兩路口在160米范圍內共設置有4條斑馬線,分別分布在福地街路口和轉山西路口東西兩側,成為斑馬線密集區,斑馬線之間間距由東向西分別為45米、72米、40米。
“目前,居民出行的過街需求主要集中在轉山西路東口和福地街東口兩處斑馬線位置。一部分是居民到南側牧牛山休閑鍛煉的需求,主要通過轉山西路口東側斑馬線;另一部分是福地街南側居民到福地街路口東側乘坐公交的需求,主要通過福地街路口東側斑馬線。而另外兩處斑馬線過街需求不大,反而導致了旅游路主線機動車頻繁減速和停車,影響通行效率。”王峰告訴記者,為保證道路路權分配合理,在滿足路口行人和非機動車正常通行的情況下,提高旅游路主線交通運行效率,取消轉山西路口西口和福地街路口西口兩處斑馬線,并將轉山西路口西進口停止線前移,形成階梯狀,保證北進口放行時提前進入,在確保不影響前一相位放行流線的前提下,將兩相位車流形成無縫銜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路口禁左轉細節入手治堵見成效
治堵,除了發展公共交通等大舉措,還要從細處著手。
過去的兩個月,從二環東路高架山大北路出口處下橋的司機,可以感受到路口禁左帶來的變化。而在這之前,車輛排隊等候下橋是常態,特別是由北向南的車輛,平峰時期在橋上排隊等候下橋的車輛,排起的長龍都在500米以上。
造成這一“老大難”問題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高架匝道分布過于集中(4個匝道口),吸引了大量交通流,造成路口各方向交通擁堵嚴重。沿線下橋口數量較少,大量車輛在此下橋,且下橋口距離交叉口近,車輛交織長度不足。
7月11日,交警部門對山大北路下橋口交通組織方案進行了大調整,對路口南北向實施禁左,采用“遠端調頭+路網繞行”及“由一個路口變為多個路口”的方式進行分流,用時間和空間分離路口流量過度集中,減少路口信號相位,縮短信號周期,強化路口通行效率,從而提高高架下橋速度,緩解高架交通壓力。
禁左成效幾何?一組數據可以說明:路口從各方向卡口流量對比分析來看,禁左后南北向放行效率比沒有禁左同期提高10%以上,東向西放行通行效率提高18%以上;高架橋上從各方向卡口流量對比分析來看,禁左后南北向放行效率比沒有禁左同期提高43%以上。高架上此路段的流量,改造前的4月23日周一早高峰7:00-9:00,南向北交通流量為2295輛次,改造后7月16日周一早高峰7:00-9:00,南向北交通流量達到了4048輛次;北向南方向,上述時間段內從改造前的1982輛次,改造后增加到3592輛次。
不僅僅橋上好走了,橋下開車體驗也明顯順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等待紅燈的時間減少了,這得益于交警部門對附近區域的8個大路口信號燈進行了統籌調整,并對行人信號燈過街時間進行綜合考慮,確保南北直行的車輛可以綠波帶通過道路,避免積壓在附近路段。
您對交通管理有什么意見建議?您覺得濟南的交通環境還有哪里需要改善?您對具體路段、路口的交通組織有什么好點子?歡迎廣大市民通過濟南交警公眾參與平臺的官方微信、微博,或“泉城行+”APP留言、支招。
9月25日上午第二節,濟南九中高二(2)班教室里學生們正在上化學課,同為高二(2)班的學生楊遠博因為選了組合“物理、地理、政治”,所以來到自習室開始靜靜地自習。” 據了解,高中學校大都開設了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在正式選課前也多次召開家長會溝通意見,尊重學...[詳細]
日常巡查、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聯合辦案、宣傳培訓……為營造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濟南市市中區食藥監局多措并舉,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據悉,該局結合實際,從健全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提高風險防控管理入手,不斷提升檢測工作的覆蓋面和準確度。[詳細]
為喜迎國慶節,進一步彰顯新時代泉城新氣象,近日,濟南市林業和城鄉綠化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鮮花、綠植”為主題元素,以經十路等交通要道為重點,對主要道路、高架橋、城市出入口、綠地廣場、街頭游園、重要節點等進行設計裝點,科學布置花卉720余萬...[詳細]
從影70年塑造眾多經典影視形象、以83歲高齡入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犇要來濟南啦!作為“在濟南知濟南愛濟南”主題宣傳以及《濟南日報》創刊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9月28日晚上19:30,“光影璀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山東電影回顧盛典將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音樂廳舉辦。...[詳細]
大眾網記者今天從濟南市紀委監委網站獲悉,濟南市紀委、市監察委通報了3起黨員干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問題。 [詳細]
9月26日下午,山東時尚產業高峰論壇在山東大廈召開。該論壇以 “時尚產業賦能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為背景展開,為山東省創新發展出謀劃策、增強信心,推進科技紡織時尚發展的新優勢。同期,還舉行了山東國際時尚創意中心項目啟動與合作簽約儀式、2018中國(齊魯)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