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劉大帥
10月2日,游客在華山生態濕地公園內游玩。
本報10月2日訊(記者 谷青)“這一帶以前都是莊稼地,沒想到現在變化這么大,有山有水,特別美!”國慶長假第二天,市民鄭麗游覽華山生態濕地公園后感慨:“如此震撼的美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作為華山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山生態濕地公園的建設進展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近日,經過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緊張有序施工,公園終于露出“芳容”。記者在景區看到,位于華山北側與西側的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一期A、B區已全部竣工,園林景觀、市政道路、湖區挖掘等各方面工作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正徐徐展開。
據園區承建方介紹,華山生態濕地公園是按照“泉城新名勝、國家5A級景區”標準來規劃建設的,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約9300畝,最終形成水域面積約3700畝,綜合了山、泉、湖、河、城、人、文、娛、景、綠等要素,力求運用傳統園林手法打造新的旅游景觀和城市名片。
園區園林景觀、市政道路等如期完成節點目標。
華山生態濕地公園的開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其中不乏“老濟南”,在泉城居住生活了幾十年的王世賢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從來沒有想到過華山會變得這么美,“過去這里都是些村莊,道路也多是小路,哪有什么景色可言。真沒想到變成這么大的公園了,以后得常來轉轉。”
“環境一天比一天好,自家變成了觀景房。”這是華山瓏城業主楊先生的“觀后感”。楊先生說,2017年搬過來后,看著這里一天天變美、變好,如今站在自家窗前就是滿眼的美景,閑時還能沿著環湖路騎騎車,日子過得別提多恣兒了。
素有“單椒秀澤”美譽的華山,不僅美景如畫,更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華山又名華不注山,曾是著名的古戰場,春秋時期的“鞍之戰”就發生在這里。到了元代,華山又因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而名聲大噪。
游客參觀華陽宮。(本報記者 崔健 攝)
“華山上有很多名勝古跡,其中最著名的是華陽宮。”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華陽宮始建于金宣宗興定四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為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所建。華陽宮依山傍湖,由十余個院落組成,規模很大,素有“濟南巨觀”之稱。今年,經修繕與改善提升后重新對外開放,修舊如舊,氣象一新又不失莊重之態,仰可觀峻秀山色,俯可覽瀲滟水光,亦是尋古探幽好去處。“華陽宮見證了濟南的歷史文化,也是來華山的必去之處。”
據了解,由于華山生態濕地公園園區面積與湖區面積較大,各項工作與設施仍在持續推進和完善,因此請市民游客安全游玩、文明游玩,游玩時務必遵守園區相關規定,聽從園區管理人員意見,呵護和扮靚“泉城新名勝”。
此外,園方提醒,目前由于園區交通容量有限,只有清河北路入口有2個大型停車場可供自駕市民停車使用,建議市民游客選擇公交或騎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并盡量錯峰游覽。景區早8點到下午5點提供免費停靠班車,也可以乘坐公交車:BRT4、70路、89路、130路等,在宋劉村站下車,沿新黃路向東步行約700米,到達園區西側入口(濼華路與光華大道交叉口);乘坐526路公交車(社區公交)在華山瓏城華陽郡站下車,步行約800米到達光華大道,沿光華大道多個入口可進入園區。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開始,濟南動物園海洋館投入試營業,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賞海洋生物。海洋館分為海底隧道區 ,淡水隧道區,亞馬遜魚區,投喂互動區,科普區,場館內有鯊魚、魔鬼魚、海鰻、海龜、水母、鱘魚、鴨嘴魚等數十種的海洋生物。[詳細]
大眾網濟南10月2日訊近日,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公布了《載人月面著陸與上升飛行器創意方案征集大賽獲獎名單公示》,濟南的馮啟龍作為民間航天愛好者,在一眾科研院所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詳細]
今天是國慶假期首日,下午1點半左右,大眾網記者在濟南東汽車站候車廳看到,5個人工售票窗口都排起了10米左右的長隊,2個自動售票窗口的隊伍也有10多米。一位濟南東和聊城區間的司機對大眾網記者說,花了3個小時才從聊城回到濟南東,“私家車都上路了。[詳細]
消費實力在增強,整個山東的市場規模在擴大,跟40年前相比,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79.7億元增長到33649億元,足足增長了421.2倍。的確,改革開放40年,山東經濟飛速發展,提高著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這個假期,我們也祝您購得稱心、游得開心。[詳細]
十一黃金周,“網紅城市”濟南成為眾多游客前來打卡之地,1日上午濟南火車站出入人口數量已達20萬左右。面對行色匆匆的游客,火車站區域綜合整治工作顯得淡定很多。湛藍的天際線,郁蔥挺拔的植被,灑水車與清掃車為路面裝扮一新,火車站區域展現出新風貌、成為城市...[詳細]
核心提示:10月1日上午,在濟南臥虎山畫家村拆后生態恢復工地上,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放棄假日休息時間,忙碌著鋪設草坪,平整土地。10月1日上午,在濟南臥虎山畫家村拆后生態恢復工地上,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放棄假日休息時間,忙碌著鋪設草坪,平整土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