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陳鳳祁
責任編輯:馬震
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趙鵬程 濟南報道
4月29日,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在京揭曉。其中,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濟南濟二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英,憑借其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卓越貢獻,榮膺這一青年最高榮譽。作為我國工業母機領域的青年領軍者,王傳英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創新,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智造注入澎湃動力。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科技報國的赤子初心
1988年出生的王傳英,是濟南二機床引進的首位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后,他毅然放棄高薪機會,扎根車間一線。面對西方國家在高端機床領域的技術封鎖,他立下誓言:“工業母機是國之根基,必須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
十余年間,他帶領平均年齡僅30多歲的團隊,攻克40余項“卡脖子”技術難題,研發10余個國內首臺套產品。其主導研制的大型沖壓生產線,裝備了比亞迪、蔚來等國內幾乎所有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并出口美國、墨西哥等國家,實現從“全面進口”到“國產替代”的逆襲。
“效率提升的每一次突破,都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步。”王傳英深知,唯有對標世界前沿,才能引領行業變革。他主持開發的沖壓專用協作機器人,將汽車車身零件生產節拍從18次/分鐘提升至20次/分鐘,刷新國際紀錄;全球首條氫燃料電池極板沖壓生產線的問世,推動生產效率翻倍,填補行業空白。
為攻克主傳動系統壽命難題,他身穿防油衣鉆進50℃高溫的傳動箱,歷經七年攻關,將使用壽命延長30%。這些成果背后,是他“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與“敢啃硬骨頭”的魄力。
他還頻繁奔赴海外項目現場,曾率團隊在土耳其創下“105天完成調試”的中國速度,讓世界見證中國高端裝備的實力。
王傳英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未來藍圖:錨定綠色低碳,開辟新賽道
王傳英不僅是技術攻堅的領軍人,更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推動者。作為山東大學產業導師,他將課堂搬進車間,帶領學生觸摸產業脈搏;與高校合作研發的新一代機器人,助力生產線效率躍升。在他的帶動下,近百名哈工大、北航等高校碩博人才加入團隊,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談及獲獎感受,王傳英坦言:“這份榮譽是壓力,更是責任。它屬于所有為中國高端裝備奮斗的青年。”面向未來,他與團隊已繪就清晰藍圖:一方面,聚焦大型沖壓生產線的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方向,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推出多項國際領先成果;另一方面,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探索新工藝,開辟氫能裝備、智能協作機器人等新賽道,為汽車工業轉型提供硬核支撐。
“我們要讓中國智造不僅‘并跑’,更要‘領跑’!”王傳英目光堅定。
從車間技術員到行業領軍者,王傳英用青春詮釋了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在他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也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新銳氣。如今,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正與團隊攜手,以綠色智造為筆,以全球視野為墨,書寫中國高端裝備邁向世界巔峰的新篇章。正如他所言:“創新沒有終點,我們的征途永遠是下一個技術高峰!”
初審編輯:陳鳳祁
責任編輯: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