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
01
提筆寫山東,繞不開《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魅力太大了,它不僅是講行軍打仗的兵法,它的智慧也適用于現代社會治理。
我對《孫子兵法》印象最深的一句,出自《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句話,大智慧。決策,是建立在真實信息基礎上的理性判斷。
一個人要“知己”,要清醒地看待自我,說什么話做什么事,要有分寸。
一座城要“知己”,好的政策一定是基于對城市自身最深的了解。譬如,人才政策。
02
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城市比拼人才,又提速了。
今年春節假期一過,在多地召開的開年大會里,人才是一個高頻詞。
例如,廣東宣布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要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上海更是召開頂格的人才工作會議,喊出要千方百計聚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隨之而來,是多個城市的種種惠才新政。看著眼花繚亂,仿佛城市之間在比拼財力,你推求職7天免費住宿那我就15天免費。
其實,這只是表象。
我看到《解放日報》的報道。它說,有研究者專門對比了杭州與蘇州的引才政策。杭州對碩士學歷人才的現金補貼為3萬元,低于蘇州的5萬元標準,但杭州在落戶政策、創業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多配套資源,蘇州則通過高額補貼吸引人才,同時強化制造業、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崗位供給。兩地的政策差異折射出不同的發展定位——杭州傾向于以產業生態驅動長期留才,蘇州則通過短期激勵快速填補技術缺口。
您看,城市都精明著呢。每一條具體人才政策的背后,都是城市的真實需求。
前段時間,《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發布,它披露一個趨勢,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依舊是人才集聚的熱點,相比之下,北方城市在人才吸引力上不占上風。
但是呢,有一座北方城市依然沖了出來。
這座城市,叫濟南。
03
拼來一個新口碑:北方人才看濟南。
我們先從一個獎項說起。2024年12月,濟南捧回了一塊獎牌“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這是這座城市連續3年獲此殊榮。
我特意看了它的評選標準。它看重兩塊,一是引才,二是留才。即,不能只看吸引來了多少人,更要看留存率。顯然,濟南這兩大指標都是過硬的。
接著說。
最近這段時間,濟南又上了兩個榜單。
其一,《2024中國城市新質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在全國296個城市中,濟南位居第15位。
其二,《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發布,濟南位居第11位。
沒有從天而降的獎項,只有實干才能贏得贊譽。
在一個信息透明的時代,在一個城市競相比拼的時代,能吸引來大批人才,一定是這座城市做對了什么。
濟南,都做對了什么?
04
“我在濟南剛剛好” 背后,是城市 “知己知彼” 的新探索。
其一,知己。
《中國人才》雜志刊登過一篇題為《我在濟南剛剛好——海右人才與天下泉城的“雙向奔赴”》文章。文章作者,親歷了濟南的人才招引政策的謀劃與決策過程。他說,我在濟南求學、生活、工作近30年,對這座城市積淀了深厚的感情。
文章很懇切,認為從區位、人口、產業結構看,濟南同一線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同時,濟南也有自身特色和優勢。比如,濟南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生活成本不高、工作節奏適中,在這里生活舒適感很強,特別是近些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主導產業的加快布局起勢,能提供不錯的創業機會和事業舞臺。
最終,基于對城市的最清醒認識,濟南決定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形成錯位發展的人才理念。
這是濟南人才政策的起點,從實事求是出發,不盲目不慌張有定力。
其二,知彼。
要懂年輕人。人才服務,逐步由政策比拼轉向生態營造。濟南從工作到生活,推出青年人才“吃、住、行、醫、游、娛、購、婚、育”系列優厚政策,構建了“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要懂同類城市。濟南對外地城市好的做法,一直在潛心觀察,能夠本地化的就迅速轉化。同時,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人才政策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始終保持比較優勢。
最終,濟南形成了一整套的打法。歸納來說,即:
一個理念: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
一個服務體系:“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一個政策體系:每年動態優化、修訂發布濟南人才政策“雙30條”;
一個招引體系:“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校一行+海右人才傳播矩陣”的“6+1”招才引智工作體系;
一個城市人才IP:“我在濟南剛剛好”。
這一套“組合拳”,得到了實踐檢驗。
2024年,濟南新增青年人才超過 15 萬人,人才資源總量突破 287.5 萬人,入選 “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國最佳人才發展生態城市”。
知己知彼的濟南,成為了眾人口中的“北方人才看濟南”。
05
王志綱說過,城市競爭就像下棋,要落子無悔,更要眼觀全局。
濟南這盤棋,在 “知彼知己” 里穩住神,在 “錯位發展” 中尋出路,于 “精準服務” 處見真章。
濟南用心經營人才生態的溫度 —— 不是用高薪砸出短暫的熱鬧,而是用 “剛剛好” 的磁場,讓人才來了就想扎根,扎下根就不想走。
當泉城的泉水叮咚響出 “人才涌泉” 的韻律,這座北方大城,終將在 “知彼知己” 的智慧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