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張帆
侯彬,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中學高級教師,齊魯名校長,國家高級生涯規劃師、曲阜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規劃課題主持人、山東省首屆課程建設評選一等獎獲得者,主編《選擇責任成長》《解析生涯之道》等著作。他秉持“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念創辦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以“為人生精彩奠基,為民族復興育才”的使命擔當辦學育人,以名校戰略引領學校走向現代學校治理之路。
2021年7月,他執掌濟南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面對超大規模、一校四區的復雜格局,這位校長沒有退縮。他眼中閃爍著篤定的光:“‘人皆可以為堯舜’,每個師生都蘊藏著無限精彩的可能。”從此,“為人生精彩奠基,為民族復興育才”的使命便深深烙印在學校發展的每一步足跡中。他以創辦“師生都出彩的高品質學校”為戰略目標,開啟了一場深刻而充滿智慧的辦學治校育人實踐。
管理智慧:破解“巨艦”航行的治理密碼
“多校區超大規模學校,如何確保高效運轉與質量統一?”這是侯彬面臨的首要課題。他開出的藥方是“1242”治理體系——一個學校、兩個學段、四個校區、安全和質量兩項責任制。這套體系如同一幅精密的導航圖,清晰勾勒出組織脈絡。更關鍵的是“立足四精,追求四高”的管理策略,四個校區在他的主導下實行一體化管理、運行與評價。這套體系如同高效的引擎,成功化解了“一校多區”帶來的管理困境,釋放出巨大潛能,探索出了多校區辦學優化內部治理的新路子。
他堅信規劃的力量。在專家智庫支持下,學校于2022年9月推出首個三年規劃,明確了“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鎖定了“創辦市域名校”目標,制定了詳盡路徑圖、時間表、責任人。2025年初,學校啟動第二個三年規劃,名校戰略一以貫之,藍圖持續延展。
育人匠心:課程與課堂的“賢士”之道
教育之根,深植于課程與課堂。他主導構建“賢士課程(2.0版)”,扎根濟南厚重文脈與校史,聚焦“德、才、用”,融通人文科學、統整品德與做事,科學回答了教育的根本問題。與之匹配的,是“立足現實生活、激發內在生機、創生和諧生態”的“三生課堂”。依托區域“課堂建設年”“課程完善年”的契機,學校構建了語、數、英、理、化五大學科模式群,使課堂成為落實育人目標的主陣地。
在超大體量下如何確保育人質量?他聚焦立德樹人根本,構建特色質量保障體系:小學“德雅+”培養“德正雅行的小賢士”;中學“三大步自成長德育體系”推進學生自主管理;實施“三年一貫育人”與“中考銜接”策略。這一切,只為確保每一位學子獲得優質資源,實現全面而個性的發展,成就具有“尚賢、弘文、明理、維新”特質的時代賢士。
教師是立教之本。他實施“333”師訓工程,立足“課堂、課程、課題”,借力機制驅動、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助力青年教師實現“教學有成績、課題有成果、育人有成就”。新教師培訓、“青藍”工程、校本與聯合培訓、以賽代訓……多元平臺助力教師錘煉成長,鍛造出如鉆石般璀璨的教師團隊。
文化鑄魂:在傳承中凝聚磅礴力量
他深知文化是學校的靈魂。他帶領團隊梳理學校辦學歷史,凝練出以“人皆可以為堯舜”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尚賢 弘文 明理 維新”成為學子特質烙印;“為人生精彩奠基 為民族復興育才”內化為教職工自覺行動。2024年啟動的“五個一”校史工程,即設計建設一個校史文化展室、印制一本校史紀念冊、編寫一本《我的教育故事》專業書籍、舉行一系列專家講座、舉行一場文藝匯演,特別是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親題校名校訓,更是為學校注入強大精神動力,讓名校戰略的實施擁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一致的價值認同。
他打開校門辦教育,依托“三進三創”推進“三引導”工程:名家進校園、課程進社區、老師進家庭,推動星級班級、學習型家庭、和諧社區創建。“賢士書苑”“德雅講堂”等九大類核心課程惠及學子與社區,攜手多個社區創建9處育人示范基地,真正實現了家校社協同育人、共育公民素養、共促文明進步。
三年深耕,碩果盈枝:學校獲評濟南市新優學校、黨建品牌示范校等稱號;300多名教師斬獲省市區獎項;學子在各級競賽中屢創佳績;鄒文老師獲全國優課一等獎、王春雨老師代表山東角逐國家級優課、學校六(1)中隊獲“全國紅領巾中隊”稱號、中學英語組摘得山東省“巾幗文明崗”……五育并舉,育人成果呈現“五谷豐登”的喜人景象。
站在新起點,這位校長目光依然堅定。在他的引領下,濟南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正以“堯舜”之心雕琢每位師生的精彩,以“賢士”之志奠基民族復興的未來。這所師生共赴出彩的現代學府,正成為濟南教育版圖上愈加璀璨的明珠。
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張帆
首項開賽,首金誕生!6月8日,濟南市第一屆運動會青少年組的首個比賽項目——體操(大眾蹦床)在濟南市皇亭競技體育學校激情上演。來自全市9個區(縣)的147名運動員齊聚一堂,展開激烈角逐。最終,槐蔭區代表隊憑借在甲組團體自選項目中的出色表現,成功斬獲本屆市運[詳細]
“孩子們!快看看自己的身份證、準考證都拿好了嗎?”[詳細]
6月5日下午,作為2025濟南高新區紀念辛棄疾誕辰885周年“稼軒百戲節”暨開心麻花文化惠民演出季的重要組成部分,“春華杯”山東青年戲劇大賽復賽暨作品展演在濟南高新區開心麻花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高校的戲劇愛好者匯聚一堂,用戲劇表達青春思考,以舞臺展現創意[詳細]
近日,“時代前進的號角——山東美術館館藏中國畫人物畫研究展(1950—2024)”在山東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由山東美術館主辦,是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的入選項目。[詳細]
土地要素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但農田分散化、碎片化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作用的充分發揮。近年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一塊田”改革模式,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進程。今年夏糧收獲時節,各地“一塊田”改革成效如何?近日,記者走進田間[詳細]
“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如何找到心儀的工作?”……2025年畢業季臨近,這些問題縈繞在每位畢業生的心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