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8月13日,濟南市“一月一主題”集中采訪暨“項目提升看商河”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商河。盛夏的商河經濟開發區,兩幅圖景交相輝映:東側的萬畝玉米郁郁蔥蔥,西側的廣日股份濟南數字化產業園車間里,機械臂正有條不紊地運轉。流水線上,屈指可數的技工們正調試著激光導軌,不遠處的電子屏顯示著實時數據——這座投產不到一年的工廠,已累計完成中標項目81個、銷售電梯3000余部,僅2025年1-7月份就完成產值23503.32萬元。
“傳統農業大縣的產業基因正被重塑”。今年上半年,商河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商河經濟開發區新簽約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類項目17個……當全市“項目提升年”的春風吹過黃河故道,商河以濟南市“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為手術刀,剖開產業鏈條精準補鏈,沿著“謀招建納產扶”全周期工作,在沃野上澆筑出一條工業走廊。
鏈式招商:謀劃儲備有的放矢 8月13日,在全市目前唯一的表面處理集控區項目——濟南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工人們正在對濟鋼火箭貯箱進行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是制造業的‘基礎工程’,也是產業的痛點所在。長期以來,分散式、作坊式生產模式導致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而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建成投用恰好彌補了裝備制造產業短板。”商河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由山東商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從事環保領域內的工藝技術開發,包括金屬表面處理加工、水污染治理和固體廢棄物(包括危險廢物)處理,以及資源循環再利用。目前,項目一標段的2棟標準化廠房、1棟污水處理廠及危廢倉庫等生產設施已竣工驗收,具備入駐條件。
圍繞強鏈補鏈,一場場精準的產業鏈招商早已在商河悄然展開——
得知全球藥用玻璃巨頭意向北上,6人招商組連夜飛赴上海。當競爭對手還在準備PPT時,商河團隊已帶著定制化方案叩門:為力諾藥包預留的甲類廠房、職業院校特設的玻璃工藝班、毗鄰科源制藥的原料直供通道。簽約儀式上,企業負責人驚嘆道:“你們比我們自己更懂產業鏈!”
在商河經濟開發區作戰室,墻上的“生物醫藥招商熱力圖”跳動著紅點。商河縣高端醫藥化工產業要依托省級化工產業園與齊魯國際生命科學城、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協同互補、錯位發展。“為吸引信諾維醫藥等多家創新藥企提前簽約,在企業提出‘層高10米、載重3噸’的個性化需求時,開發區內的生物醫藥‘園中園’——產發健康醫藥產業谷連夜修改圖紙。這里還已建成聯合實驗平臺,入駐企業可共享價值1.2億元的CNAS檢測設備,研發成本可降低70%。
隨著首家電鍍企業簽約入駐,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磁吸效應”開始顯現:齊魯中科光物理研究院的精密加工需求有了著落,起步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找到了配套伙伴。
近年來,商河縣堅定不移實施“產業立縣、工業強縣”戰略,抓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產業鏈和商河縣“458”產業體系有機融合進行項目謀劃儲備,特色產業聚鏈成群:高端生物醫藥化工產業目前已落地紅日藥業、恒瑞醫藥、力諾藥包、科源制藥等優質項目,已形成化學合成原料藥及中間體、顆粒制劑、藥用包材等細分行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已落地廣日股份、馬世基汽車線束等龍頭企業,配套濟南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初步形成加工設備、系統自動化集成、表面處理等產業鏈發展格局。
過程管理:以服務刷新“商河速度” 從項目謀劃到落實的速度,關鍵在于過程和服務管理——
廣日股份濟南數字化產業園從簽約到首臺電梯下線只用了118天,曾刷新“商河速度”。而現在,這速度依舊在刷新:產業園一期投產后,商河縣又成立市場拓展專班,推動廣日電梯實現“濟南造濟南用,濟南造山東用”。在專班的推動下,這座投產不到一年的工廠,已累計完成中標項目81個、銷售電梯3000余部,僅2025年1-7月份就完成產值23503.32萬元。
國內運動營養食品領域的龍頭企業山東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商河,前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倉儲和物流跟不上企業的迅速發展。商河縣密切關注企業的發展,通過現場辦公,協調產投集團,整體出租42000平方米廠房,一次性解決了企業的生產和倉儲難題。
作為麝香酮國內唯一藥用生產單位,宏濟堂在商河建設的宏濟堂制藥(商河)有限公司商河產業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數據驅動型醫藥中間體獨角獸企業。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商河經濟開發區實施班子成員、中層骨干、主辦人員“三位一體”重點項目幫包體系,從立項、審批、開工建設等各環節不遺余力、環環緊扣、全力以赴抓進度,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目前項目主體已完工,預計9月底投產。
“商河速度”的背后是不斷深化的服務效能改革,比如商河縣103個“一件事”事項實現“一次辦”,壓縮審批中間環節60%以上;“全域可視化調度、流程透明化推進、責任明晰化落實”的項目管理體系:明確各個環節、時間節點與責任人,按階段環節掐表推進,確保項目按照既定計劃進程有序推進。此外,考核倒逼也推動了提速的落實。商河縣把項目推進成效納入干部內部績效考核,對進度滯后項目“亮紅燈”預警督辦,以“清單定責、掛圖督戰”壓實進度倒逼項目建設加速突破,形成“簽約即沖刺、拿地即開工”的強勁態勢。
在這樣的過程管理下,作為商河縣項目建設主陣地,商河經濟開發區今年以來累計開工項目17個,項目開工率同比提升15%,年底前將有10余家企業具備試生產條件。
要素保障:變空間優勢為發展優勢 要素供給是項目建設的生命線,也是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準。
空間優勢,商河縣很明顯:目前商河土地資源比較充足,開發區現有符合建設用地規劃的可利用土地近萬畝,擁有合規建設用地3000余畝,具備承接大項目、好項目的優勢。這些園區土地平整、集中連片,基礎設施易于延伸覆蓋,可快速轉化為項目用地,現有標準廠房具備拎包入住條件,為項目快速投產達效率夯實基礎,是全市最具發展空間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
為把空間優勢轉為發展優勢,商河經濟開發區通過“園中園”項目擴能提質。通過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產發健康醫藥產業谷等“園中園”,把空間化整為零,實現特色差異化發展。截至目前,開發區已建成項目載體68.4萬平方米,正在建設園中園項目36萬平方米,即將開工建設6.54萬平方米。
開發區基礎設施也不斷優化升級。目前,商河正加速推進濟南玉泉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實施產能擴容工程,逐步提升園區蒸汽供應水平;加快實施配套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企一管工程本月完工,北區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建設工程9月份開工建設,南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由10000m3/d(立方米每天)提升至20000m3/d,同步推進水、電、氣、熱等配套工程與項目建設“同規劃、同完工”,增強園區承載力。
特色配套設施也不斷完善。目前,開發區配有雙電源供電、雙供水系統,危化品專用停車場、特勤消防站等設施,一體化應急指揮平臺已投入使用,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提供全市唯一工業表面處理配套……
廣闊空間,大有可為。可以看見的是,商河的產業地圖正被重新繪制——
西部,山東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天15到20萬單運動健康食品從商河運往全國。不久之后,廣日電梯測試塔將如定海神針伸向天空。
南部,產發健康醫藥產業谷的反應釜開始咕嘟作響,科源制藥的原料藥乘冷鏈車奔赴港口。
東部,齊魯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園內山東超工和山東大航的激光設備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北部,金沙河面業每天吞吐6000噸小麥進行集中處理,禾美思(山東)植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數十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
在商河這片沃野上,四條曲線昂揚向上: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規上企業產值占比達67%,在商河投資布局的世界500強企業達7家,全縣糧食播種面積實現八連增,溫泉花卉銷售額占全市近九成。
夕陽為商河經濟開發區的塔吊鍍上金邊,廣日電梯的柜車駛過鄉間公路,后視鏡里劃過一片綠油油。車廂內,電梯部件光潔如鏡,倒映著路旁采摘香梨的果農身影。黃河故道的風裹挾著鄉土的悠然氣息與工廠的快節奏,見證著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的親密擁抱。(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邵明紅 通訊員:張鳴)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