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趙曉丹 濟南報道
當一臺失去左臂的機器人因避讓串道意外摔倒,而跌跌撞撞沖向終點時,全場觀眾都在高呼加油。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發生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真實一幕。來自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行者泰山"機器人用它的機械雙腿,不僅載譽歸來,更向世界展示了“濟南造”的科技力量。
載譽歸來 優寶特機器人揚威世界賽場
8月20日,優寶特公司的參賽隊伍陸續回到濟南。記者來到優寶特時,董事長范永的參觀、接待、電話一直沒有斷過。
參觀、談合作、投融資機構……“真的是遠遠超乎了我的意料。”
而上一次讓范永感到意外的是本次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取得的成績。集聚了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的較量中,“行者泰山”表現搶眼:100米表演賽,獲得第一名;1500米比賽中,“泰山”受串道機器人干擾,摔斷左手臂,但依然堅持跑完全程;100米障礙賽獲得第四、第五名;4×100米奪得季軍。
“跟這么多國內外頂尖高手同臺競技,我們本來的目標是每個項目能進8強,沒想到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范永說,“之前看一些友商的宣傳和介紹都特別亮眼,通過這次實戰,我們發現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有著領先優勢,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極大地增強了團隊的自信心。”
無臂完賽,展現中國科技韌性
此次參賽的“行者泰山”,其實“出生”僅1年多。基于10年的腿足式機器人技術積累,2024年2月18日推出的“行者泰山”一代人形機器人堪稱里程碑——僅用48天研發周期即實現落地行走,刷新業界人形機器人研發速度紀錄。
2025年6月18日,“行者泰山”二代人形機器人于泰山盤道完成首秀拉練,成為業界首款挑戰泰山地形的人形機器人。
從本次運動會來看,“行者泰山”攀爬臺階的能力已進一步提升。
“在100米障礙賽的10個比賽任務中,最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就是跨越15度交叉斜坡。”優寶特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要求機器人在上下斜坡過程中,身體自適應斜坡的角度,保證身體直立,最難的一點是完成兩個交叉斜坡之間跨越的那一步。
“行者泰山”系列機器人全身有22個高自由度仿生關節設計,配備高功率密度一體化關節電機,并強化學習運動控制算法,讓機器人智能識別并適應臺階、斜坡、碎石路等。讓機器人不僅可以完成行走、奔跑等常規動作,還在爬坡、攀登樓梯等較高難度的動作上有較強的穩定性。
也是基于該技術積累,在1500米賽道上,“行者泰山”因串道機器人干擾意外斷臂,卻通過自研跌倒恢復算法保持平衡跑完全程,獲得滿場掌聲。
“全鏈條”護航 精心培育結碩果
一進優寶特的門口,就看到一個寫有“世界賽場上‘跑’出中國速度!熱烈歡迎優寶特‘行者素山’載譽歸來!”的紅色橫幅和花籃。
“這是齊魯軟件園為團隊準備的歡迎儀式。”范永說。
從四五人的初創團隊到如今近百人的研發鐵軍,從實驗室樣機到國際賽場奪牌,優寶特的每一步突破,也都鐫刻著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全鏈條”護航的印記。
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工作的范永毅然辭職,聯合山東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專家在濟南高新區創辦優寶特。起步之初,這家僅有四五名員工的初創企業,在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的推動下,迅速納入“海右人才”計劃——不僅獲得啟動扶持資金,更入駐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奧盛大廈)的免費辦公空間,完成了從“實驗室構想”到“實體化運營”的關鍵一躍。
技術研發是一場“燒錢”的馬拉松,而優寶特的成長軌跡印證了金融賦能的關鍵作用。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一級高級主辦傅瑞霞介紹,2023年技術攻堅期,企業獲得省級財政科技股權投資近1500萬元,這筆“第一桶金”直接推動了機器人關節驅動系統、跌倒恢復算法的突破;2024年9月,聯想之星領投的數千萬元首輪市場化融資,標志著資本對優寶特技術商業化的認可;一個月后,濟南高新財金投資有限公司獨立出資完成二輪融資,形成“政府引導+市場跟進”的資本接力。
“比賽前夕,軟件園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比如園區的中央空調是18點關閉的,考慮到我們要加班延長到晚上12點后;準備障礙賽時沒有合適場地,咱園區協調學校為我們搭建室內場地等等。”范永說,感受到了園區有“應”必回的滿滿誠意。
搶占先機 機器人產業開啟“加速跑”
首屆世界機器人運動會點燃的,不僅有賽場上的火焰,更有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烈焰。當熱鬧的賽事落幕,各地機器人產業已開啟向前奔跑的加速模式。
目前,全國已有超20個城市圍繞技術研發、場景落地和產業協同提出發展目標。
濟南匯聚了113家機器人企業,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牢牢占據山東省機器人產業規模的半壁江山,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四大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核心區域之一。
政策層面,接連出臺《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構建起覆蓋“研發補助+市場推廣+人才支持”的全周期政策體系,更為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提供精準資金支持。
經過多年精耕細作,濟南已構建起覆蓋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機器人本體制造及下游系統集成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
在技術創新維度,濟南機器人企業更是持續精進,不斷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涌現了國網智能、蘭劍智能、奧太電氣、德晟機器人、科亞電子、浪潮智能終端……等龍頭企業。
每一臺機器人的“一小步”都是科技發展的“一大步”。我們也期待著,在這個新的萬億市場里,看到越來越多“濟南造”的身影。
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