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孫海燕
近日,濟南一位八旬的獨居老太太在家中死亡,但數日后才因樓道中彌漫的刺鼻臭味被物業人員發現。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這個揪心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此類悲劇在各地屢屢上演的同時,推行多年的居家養老模式卻一直效果欠佳。部分可以提供緊急救助和生活服務的平臺在運行中,也遭遇推廣難、收益難等一系列瓶頸。
獨居老人買足菜
一星期都不出門
在濟南高新區盛福花園,71歲的王玉英在家,反復擦著地。有一點臟東西,也要立馬擦干凈,她覺得,這樣可以打發時間。
王玉英不愛出門,她說“嫌亂”,平時買上一個星期的菜,一周都不出門。
她有一個兒子,住在20公里外的市區,平常一周來一次,最近這幾天小區附近修路,兒子來得就更少了,甚至一個月也見不到幾回!捌綍r也沒人找我,我自己一個人在家里挺好。”
而與她住得不遠的蔣華自己生活有些困難,因為骨質疏松,只能靠著拐杖走路,平時也不怎么出門。蔣華有一個女兒,每天過來送菜送飯。不過,坐上十分鐘就離開。兒子離她就前后樓的距離,一個星期也來不了一次。更多的時候,她只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雖然有時也不知道看的什么!耙晃疫能干什么呢?”
她們并不是個例。齊魯晚報記者從省老齡辦獲悉,截至2015年底,我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1890萬,占總人口的19.23%;80歲以上230萬,占總人口的12.21%。帶病養老的老年人占78%,同時空巢老人達到半數以上。這意味著我省約有900多萬老人空巢。
濟南建達社工總干事劉娜說,“尤其是高危老人空巢,隱患非常大!
活躍用戶
只占注冊用戶兩成
據了解,目前山東養老實行“9073”體系,即90%靠居家養老,7%靠社區養老,只有3%靠機構養老。對于空巢老人來說,居家養老的條件格外重要。
不少社區或機構也已經做出探索,也包括和老人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緊急救助服務。
王春紅是濟南綠景嘉園小區一位居民,腿腳不便,只能靠拐杖行走。在社區的爭取下,她在今年6月領到了一個手機,一鍵就可以撥打120,也可找維修、家政、送餐服務。這讓她每天出去散步時,都把手機攥在手里,生怕出現意外。
王春紅并不是第一個享受這種服務的人,早在多年前這種服務平臺就在全省各地出現。從實際的推廣情況來看,并不理想。
齊魯晚報記者隨機調查了五個小區,大多數老人聽說過能提供緊急救助的服務平臺,卻都沒有使用過。省內一家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實際使用情況看,活躍用戶只占到注冊用戶的兩成左右。
“有的老人用了沒兩天就拆了!币晃簧鐓^工作人員說,老人說儀器燈一直閃,不習慣,自己動手拆掉了。
老人的習慣也是平臺推廣遭遇的瓶頸。王春紅拿出一張平臺服務須知,上面寫著如何使用。但用不習慣手機的她在專人指導下,半個小時才學會了撥打!皩τ诶夏耆藖碚f有點困難。”她坦言。
免費時老人安裝
交費時卸載
住在玉函小區北區的穆老師今年79歲,平時有心臟病,家人擔心一個人在家有危險,想安裝一個呼叫系統,但是一問價格有將近300塊錢,穆老師怎么也不同意。
“免費一年,第二年交平臺費,很多老人都卸下來了。”在市中區某社區,一共有五位老人自愿安裝了平臺系統,第二年都拆了下來。
王春紅咨詢送餐服務,對方表示會根據老人的需求,與商家聯系,價格在20元左右,但王春紅只能接受10塊錢!岸疫是自己做的飯放心,比如韭菜,我都是泡一泡,飯店里能做到嗎?”
有的老人則對養老服務平臺帶來的話費有些顧忌。根據一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服務須知”,用于呼叫的手機上存有120元話費,分15個月用完,用完后老人繼續充值就可以使用,每月50分鐘免費。有老人表示,拿到手機以后,并沒有用到服務,而是用來給家人打電話。
“老人的消費觀念,使得他們不愿意去購買服務!笔∶裾䦶d相關人士說,這也成為不少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遇到的難題。
居家養老服務不賺錢
得靠旅游賣老年產品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養老市場仍然有一定潛力,但老人的消費需求尚未刺激充分。
白玉光說,無法刺激老人的消費,導致很多從事居家養老的機構經營不善,甚至關門!安簧兖B老服務中心以會員的方式,開展前端后端服務,比如前端的送餐、醫療等服務,后端旅游、銷售老年產品等,很多是依靠后端賺錢!
山東和孚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居家養老服務并不賺錢,基本是純公益性質,而是依靠旅游等內容賺錢。
“我們提供送餐、維修、陪同看病、醫療等服務!笔兄袇^一家社區養老中心工作人員說,目前社區有上千名老人,選擇送餐的只有十幾名老人,而這是服務最多的項目。
在很多老人看來,一些服務完全可以跳過平臺自己解決。有一次,王春紅想要修理家里的暖氣,呼叫了平臺,對方10分鐘就回信了。但她覺得,自己給維修公司打電話也可以,還能講價。
省民政廳相關人士說,目前我省有89個養老服務公眾信息平臺,有的做的還可以,有些就難以盈利。而在省老年產業協會會長白玉光看來,不盈利的要占大多數。
“只做平臺很難有盈利點,只能通過政府購買來維持運營。”上述民政廳相關人士表示,只是依靠平臺對接相應的公司不好盈利!氨热,老人通過平臺找到了家政公司,下一次就能直接跟家政公司聯系了!
白玉光認為,養老服務公眾信息平臺還沒有建立起體系。比如可以依靠自身的服務項目來對接老人,而不是單純做一個平臺。
省民政廳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威海、泰安、淄博有幾家平臺做得不錯,有平臺以自己的家政公司為基礎進行運營,效果很好。
政府獎補有政策依據
方案已經在研究
“政府應給予一定的補貼,讓老人參與到這個市場中!币幻麡I內人士表示,比如目前威海等地在老人享受養老平臺服務基礎上,每月給予補貼,運營效果就很好。
而我省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著!渡綎|省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調整》提出,建立全省統一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實現“一個平臺、服務全省”,對服務效果好、入網老年人比例高的平臺運營機構給予一定經費獎補。具體政策由省民政廳、財政廳另行 研究制定。
相關人士介紹,“具體的獎補方案已經在研究中!
同時,省民政廳年底也將出臺養老服務公眾信息平臺,將免費給養老機構進行使用,整合資源。同時宣傳養老機構,為老人服務。
省民政廳相關人士表示,關注空巢老人,不僅要依靠政府,還要依靠社區的力量。“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以托底為主。”目前通過政府購買專門服務,社工走進小區服務空巢老人,比如劉娜和同事就負責服務盛;▓@的空巢高危老人,定期走訪,老人遇到問題隨時關懷,碰到惡劣天氣還會挨個打電話提醒。王玉英有一天發燒,兒子給社工打電話,社工就帶她去打針。
省老齡辦相關人士表示,應該建立“大社區”概念,拉近鄰里之間的關系,形成社區關照的氛圍,預防極端事件的發生。比如在濟煉社區,鄰里之間共同照顧獨居老人,每天都敲門確保老人安全。
社區養老還存在其他難點,比如上門醫療、上門護理等,老人需求高但很難實現。
高利平說,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普遍存在著醫療設施落后、醫療人才短缺、醫療技術水平較低、百姓不信任、醫保結算限制等原因,無法實現老人在家門口看病。
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干事李國青也表示,不少小門診有意向為老人上門服務,但迫于資金、人力的限制未能真正付諸實施。(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萬兵 陳瑋)
凌晨5時40分,濟南市氣象臺發布雷電橙色預警信號,濟南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雷暴過程,濟南兩小時內發生地閃2131次。伴隨著雷暴天氣,濟南全市范圍內,自北向南發生降雨過程,全市平均降雨量為27.8毫米。[詳細]
近日,急雨突襲,制錦市街道黨員干部、周邊商戶及過路市民自發扛沙袋圍堵河堤,被稱為“雨中最美的人墻”。水利部門,啟動泄洪方案保證水庫安全…… 防汛,是應急處置能力與暴雨的較量。[詳細]
18日上午,齊州路與橫支15號路路口附近6處井篦子不斷有清水冒出,兩側副道積水幾乎沒過馬路牙子,騎車市民行至路口紛紛調頭……附近知情市民表示,這種現象已經持續兩三個月。附近工地施工將地下水排進附近地下管道,橫支15號路地下管網又與經十路等主路管網不連通...[詳細]
8月19日早晨到上午,從北到南濟南市大部分地區發生雷電活動,并伴有短時強降水。根據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顯示,受到降雨影響,濟南今日早高峰擁堵程度明顯高于昨天。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預測顯示,受到暴雨影響,預計今天晚高峰濟南的擁堵延時指數2.40,平均車速...[詳細]
大雨繼續下,到8點20分,濟鋼鐵路橋、歷山路鐵路橋等地勢低洼的鐵路橋幾乎全部積水嚴重,天橋區積水嚴重的鐵路橋就有生產路鐵路橋、藍翔路鐵路橋、桑梓店鐵路橋、三孔橋街鐵路橋、白鶴鐵路橋等10余處鐵路橋積水。[詳細]
19日,持續的降雨過后,張莊路南段多處路面出現大面積積水,據了解,該路段屬于“逢雨必淹”,主要原因是路段一直沒有排水管道。具體預報為:20日白天陰轉多云,最低氣溫24℃,最高氣溫29℃;20日夜間到21日多云轉晴,最低氣溫23℃左右,最高氣溫31℃;22~23日晴間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