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尹延杰
從8月29日開始,“秋老虎”又開始鬧騰起來,到9月4日濟南已經連續6天最高氣溫超過30℃,而根據預報還有2天的悶熱天氣。處暑之后,連續多日炎熱的情況并不多見,上一次出現還是在1998年,同樣是一個厄爾尼諾年。
今年“秋老虎”尾巴長
“今天上午太悶了,哪像9月的天氣啊,還以為又回到三伏了呢。”周日的天氣沒有了前幾天的天高氣爽,空氣質量也變得糟糕,多個空氣質量監測點成了重度污染,濟南也一度成為全山東空氣最差的城市。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揮之不去的悶熱,濕度達到60%以上。氣象臺監測到,4日省城的最高氣溫又超過30℃了。8月29日開始,濟南的最高氣溫還沒掉下過30℃過。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還要有兩天的炎熱天氣等我們去熬。7日陣雨轉多云,南風轉北風,最高氣溫才能跳下30℃,但8日又會再上去。處暑之后還這么熱,真不多見。
根據1980年到2010年三十年的數據,8月23日(處暑)及以后濟南平均每年要有11.5天最高氣溫在30℃以上。
濟南上次出現多日連續的“秋老虎”是在1998年,那年從9月2日到9月14日連續13天氣溫都是30℃以上。其后,2002年8月27日到9月2日連續7天氣溫也超過30℃,而這次持續時間之長超過了2002年那次。
比較巧合是1998年那年和今年類似,都是強厄爾尼諾結束年,今年和1998年的氣候特征也出現了十分多的相似,而2002年是弱厄爾尼諾年。
入秋日期可能比去年晚
今年似乎天涼的挺慢,夏天依然賴著不想走,去年9月份氣溫挺“低調”,第一天最高氣溫才23.7℃,9月10日就早早地入秋了。今年情況會怎樣呢?
氣象學上規定,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于22℃才算入秋。根據統計,我國大部地區都是在9月入秋的,西北、東北由于氣溫稍低,8月入秋,華南10月入秋。
根據統計,濟南的常年入秋時間一般在9月中旬。從2004年到2014年這十一年,濟南的入秋時間為9月18日、9月19日、9月7日、9月27日、9月23日、9月6日、9月18日、9月7日、9月11日、9月23日、9月12日。其中時間最早的是2009年,為9月6日;最晚的是2007年,為9月27日。
從目前的形勢看,夏秋的“拉鋸戰”還要持續,上旬入秋的可能性不大,進入中旬后變冷的趨勢才可能明顯,今年入秋時間較去年將推遲不少。
(生活日報記者 趙冉)
從8月29日開始,“秋老虎”又開始鬧騰起來,到9月4日濟南已經連續6天最高氣溫超過30℃,而根據預報還有2天的悶熱天氣。根據1980年到2010年三十年的數據,8月23日(處暑)及以后濟南平均每年要有11.5天最高氣溫在30℃以上。[詳細]
宗春景是濟南市信鴿協會秘書長,從12歲開始養鴿子,他已經由一個少年變成了孩子他爺爺。談起信鴿知識頭頭是道,這是因為宗春景與鴿子已結緣半個多世紀。多數養信鴿的都是愛好者,不過也有一些專門為了賺錢,“目前來看90%的養殖者是賠錢的,5%左右能夠持平,能夠從中略有盈...[詳細]
剛享受了幾天秋高氣爽的好天氣,9月4日,省城灰霾短時出沒,讓不少市民有些失望。6日多云轉陰,夜間有陣雨,南風短時北風2~3 級,最低氣溫濟陽、商河19℃,市區及其它縣(市)區22℃左右,最高氣溫30℃。[詳細]
槐蔭交警供圖 疾馳在機動車道的電動三輪被超車的面包車頂翻,沖出20多米后撞破中央護欄翻到對向車道,駕駛員身亡。8月13日凌晨3點40分左右,在南辛莊西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去蔬菜批發市場進貨的電動三輪被一輛去海鮮市場進貨的面包車頂翻,51歲的三輪車主不幸身亡。[詳細]
前幾天天橋交警在查酒駕時,一位女司機自稱喝了兩瓶可樂,拒不配合民警檢查被噴辣椒水,最后酒駕測試酒精含量為131毫克,達到醉酒標準被依法處理。不管你是喝的可樂還是海參湯,測試結果證明科學是不會做假的,民警照樣依法給與嚴厲的處罰。[詳細]
近日,濟南市工商局、市物價局、市質監局等有關負責人做客“直面問題 踐行承諾”電視問政節目。問政記者查詢發現,2000年省物價局出臺文件,規定濼口浮橋對轎車、吉普、面包車6座(含)以下每車次收費5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