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王亞男
寧可負債,不可“裸妝”。新近面向駐濟高校的一項專題調查報告顯示,接近九成受訪的“校園貸”參與者稱,款項主要用于彩妝、衣服、電子產品甚至是微整形等“臉面消費”。以“95后”為核心人群的在校大學生,越發展現出與前輩截然不同的消費觀。
這一份由駐濟高校大學生團隊完成的校園調研報告,以問卷的方式,獲得了100名大學生的回答。在校大學生來源,以省內多所重點高校為主,主要通過“同學鏈”、“老鄉鏈”展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問卷結果顯示,有43.6%的受訪者,生活費為600-1000元/月,36%為1000-1500元。這一基本開支主要來源于父母。其他一些開支的來源,則呈現多元趨勢,比如勤工助學崗工資、獎學金、助學金等。
花費去向調查顯示,服裝鞋帽、護膚彩妝以及電子產品排名前三,累計接近九成。
資料圖
駐濟一高校藝術專業的輔導員老師稱,根據她的調查了解,女生借貸,基本用來買化妝品和衣服,甚至是做微整形;男生借貸,則主要涉及購買品牌手機、電腦甚至是炒股等。消費目標,不同程度地指向“臉面消費”。同時,根據這位輔導員的說法,她了解的借貸最多的學生,曾單筆借貸8000元。
問及還款話題,多數受訪者表示,使用“校園貸”后,主要依靠父母所給和兼職創業所得去填補窟窿。有的會在電話里與父母“斗智斗勇”,有的節衣縮食,有的則會去校外做兼職。看起來,“適度消費”正在加速遠離一些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觀,而校園信貸平臺,恰好為這類同學提供了一個可以脫離父母迅速獲取大量資金的平臺,為他們創造了獨立消費的機會和可能。
以“95后”為核心的在校大學生群體,截然不同的消費觀表現,讓多位受訪的“80后”駐濟高校輔導員連稱“落伍”。用他們的話說,自己10年前在校期間,沒有幾個同學化妝,而現在是沒有幾個同學不化妝。學生的衣服更貴、手機更好,讓這些也曾年輕過的輔導員“自愧不如”。他們的擔心則在于,各色商家對于在校學生群體的消費誘惑,看起來一點都不曾有所減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石念軍)
22日,省城濟南氣溫降至-4℃,盡管譚堯堯全副武裝,還是架不住風大,手被凍得通紅。21日晚上快9點的時候,正是下雪時,譚堯堯給一小區送外賣,在路上摔了車,把腳崴了一下。吳敬濤頗為慶幸,今年站點上的騎手都比較注意,沒有發生嚴重的摔車情況。[詳細]
救助人員詢問流浪者是否回救助站避寒。張華偉沒有強迫他回去,而是讓工作人員拿來了棉衣和食物,就上了車繼續尋找流浪者。張華偉說,一般流浪人員送到救助站以后,家里有親人的就送回家,沒有親人的,就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送到養老院。[詳細]
11月3日,開元隧道南洞頂部出現防火層脫落,砸到一輛過路車輛,市政相關部門立即進行了應急處置。21日,開元隧道北洞正式實行雙向單車道通行,然而僅僅一天之后,開元隧道又傳出22日21:00北洞封閉的消息。[詳細]
“舌尖上的安全”備受群眾關注,章丘市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過程中, 從餐具消毒、小作坊整治、鄉村傳統食品規范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容易被忽視的冰點問題、久攻不克的難點問題上下好“先手棋”,打響“當頭炮”,對工作重點任務逐項進行細化分解,著力根治食品...[詳細]
為了保證能順利發出首班車,不少公交駕駛員冒著低溫嚴寒,凌晨四五點就趕到車隊忙碌。”車隊食堂為駕駛員準備了免費的甜沫、稀飯和小菜,還有雞蛋和多種面食,這也讓駕駛員感到了溫暖。[詳細]
21日下午,槐蔭區南吳家堡村附近一美術培訓班內,一名參加藝考培訓的女生,手持從超市買來的菜刀將老師砍傷后不知去向。培訓班廚房里,一名中年女子正在整理一大袋擇好的蘑菇,女子自稱是這兒的房東,不久前才來培訓班幫忙,隨后進屋鎖上了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