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王亞男
原本為路人和游客設置的便民措施竟成了考驗市民文明素質的考題。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關于泉城路周邊被取水“大桶客”包圍的報道引發市民強烈關注。眾多壹粉紛紛留言支招,建議嚴管泉水直飲點,刷亮泉城新名片。
山東師范大學的志愿者團隊也走上街頭,對占用直飲點接水的大桶客進行勸阻。遺憾的是,即便是陰雨的天氣,依舊未能阻擋大桶客接水的熱情,八成以上的直飲點依舊被大桶客占據。面對志愿者的勸阻,接水客嘴上說“好好好”,但真正停止接水的只是少數。
12日,志愿者走上街頭勸說打水者不要長時間占用指引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攝
聽說不該大量接水
有人立即走開
本報關于泉水直飲點被大桶客霸占的報道刊發后,12日下午,山東師范大學化學院“一米陽光志愿者社團”的12名志愿者與齊魯志愿者張秀華老師一起,走上街頭,勸阻“大桶客”遠離泉水直飲點。可是,勸阻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濟南不文明的行為多了,為什么管我!我這又不犯法!”12日下午3點,在大明湖路縣西巷口一個泉水直飲點,一名老人用三輪車裝了7只空桶,正占據著直飲點接水。面對志愿者勸阻,老人感覺自己受到了冒犯,不但堅決拒絕停止接水,而且口口聲聲指責志愿者“多管閑事”。
跟隨志愿者的腳步,記者走訪了泉城路周邊42個泉水直飲點。雖然當日中午下起了小雨,下午霧霾又襲來,空氣質量堪憂,但接水客們依舊熱情不減,沒有停下接水的腳步。42個直飲點中,有35處被大桶客占據,相比前一天不但沒有減少,從比例來看,反而有所上升。不過可以聊以自慰的是,直飲點前排隊等候接水的人的確少了,絕大多數直飲點前只有一兩個人,五六人同時排隊等候接水的景象基本沒有再現。
“我們大多數雖然不是濟南人,但是都在濟南上學,濟南是我們的第二家鄉。看到這個城市的名片受到了損害,我們也覺得很不舒服。”參與勸阻活動的志愿者張守剛說,對于大桶客占據直飲點的現象,志愿者們也認為不應該,不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城市形象抹黑。在聽到有勸阻大桶客的活動后,他立即就報了名。
“我們勸的第一個接水人是名姓韓的老人,他聽我們解釋說直飲點是為路人和游客設置的,可以飲水但不可以長期接水后,很配合,立即就走開了。”張守剛說,韓大爺說自己其實是在做好事,“為五保老人接的水”,可他聽說不可以接后,還是隨即離開了現場。
首戰告捷,志愿者們很受鼓舞。他們分成了4組,手持齊魯晚報沿街分頭對接水大桶客進行勸阻,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想勸說這些大桶客并不是件容易事。
整個勸阻過程,志愿者在35個直飲點對正在接水的60多名接水客進行了勸阻,可是聽從勸阻離開的只有7人。還有一些接水客在志愿者勸阻之后離去,接著轉身去了另外一個直飲點繼續接水。
各種設備都配齊
還說是“第一次接”
面對志愿者的勸阻,不同的接水客也有不同的表現,大致有三種應對。
第一種人數最多,這些接水客心里自知長期占用直飲點不對。面對志愿者遞上來的報紙,和是否知道泉水直飲點設立初衷是為游客提供少量泉水的問題,他們嘴上也都表示知道。
“知道,知道,是不該這樣做,下次不來了。”接水客嘴上不住表示贊同,手上、腳下卻沒有停止接水的意思,任憑志愿者再怎么勸說,依舊是雨打不動風吹不動。被勸得多了,有人甚至提出索要報紙。“別說了,你把你報紙給我,我回去好好學習學習。”這些接水客大概占到總數的80%左右,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明明膠帶、皮管、三輪車全副武裝上陣,一看就是“老司機”,卻口口聲聲強調自己是第一次來接水。
“這個用濟南話說就是,給你和稀泥。嘴上答應好好的,想真正勸走他們,難!”張秀華說。
第二種類型是像韓大爺那樣的接水客,他們接水更多是為給自己找個事兒做,消遣消遣,圖個熱鬧,聽到勸阻也就離開了,他們占到總數的一成左右。
第三種人數最少,“殺傷力”卻最大。他們壓根兒聽不進勸說,認為自己接水理所當然并無過錯,反倒是志愿者的勸阻冒犯了他們。他們給出的理由無外乎,“我是濟南人,怎么就不能喝濟南泉。”“守著泉水,還讓我喝黃河水啊!”“濟南人喝點泉水咋了?又不犯法,你們多管閑事!”“弄這個東西不就是為人服務的嗎?我喝點水怎么了?”
可以看出,多數接水客事實上在心里是知道自己行為欠妥的。若想讓他們放棄接水,沒有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單憑柔性勸說一朝一夕難見成效。
壹粉熱議如何管理
有人建議刷證出水
大桶客霸占泉水直飲點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在齊魯晚報官方新聞客戶端齊魯壹點,眾多壹粉紛紛發表看法并支招。壹粉“德剛”留言評論認為,“真正熱愛濟南的人,絕不會拿著大桶去取水。直飲點本是濟南的一大特色,反而成了濟南的一個不文明點。”
也有壹粉認為占用直飲點大桶接水雖然不對,但也不能一概指責接水的老人素質不高。有一位壹粉就表示,“如果濟南城內多弄幾個專供市民免費打水的點,直飲點被霸占的情況會不會少一些呢?”這一類網友認為,應該分析其中的原因,對癥下藥,出臺相應管理措施,才能根除這種不文明現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壹粉們也是操碎了心,紛紛出謀劃策。壹粉“028437”認為應當在泉水直飲點安排專人長期勸阻,對于不聽勸阻者拍照曝光。壹粉“夕陽217”更是直接建議“把接水人照片都拍下來,放到市區的大屏幕上滾動播出,還要寫上警示標語”。
壹粉“031654”則認為還是要多正面宣傳引導,從心理上扭轉接水客的態度,建議“在直飲點立個牌子,說明只能直接飲,不能往瓶子里裝”。
更多的壹粉還是認為應該利用技術手段,從源頭上杜絕大桶客接水的可能。壹粉“春風”建議控制直飲點的出水量,“安個控制出水量的機器,控制一次性出水量,多接收費。”還有壹粉支招,“用身份證刷卡出水,一張證件每天限定使用次數,每次只能出500ml。”(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朱文龍)
李鐵柱的一封信,將濟南街面上以及平日里隱藏在老舊小區里的違建擺到了臺面上。除了這些明眼里的“臟亂差”,還有更多看似整齊排列,實則沒有合法手續的違建在“光明正大”地野蠻生長。河畔景苑是濟南二環北路附近的小產權房產之一。[詳細]
10日早上6點半,漿水泉路上的山東省婦幼保健院南樓三樓中醫科,廊道里的燈還沒有亮,就已經有患者在排隊等待,希望盡早掛上耿煒醫生的號。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診室外,等候耿煒看病的患者排起長隊。[詳細]
11日,記者走訪李鐵柱信中提到的幾處私搭亂建發現,除了歷山路100號院和附近的小賣部被拆外,不少私搭亂建基本維持原樣。歷山路解放路路口附近的私搭亂建繼續存在,多處院子仍分布著鐵制、磚制的各種小屋。[詳細]
近日,有濟南大學女生反映,自己在7日晚上回宿舍路過校內小樹林時,被中年大叔尾隨并搭訕,引起校園內女生恐慌。11月14日凌晨4點,在濟南大學西校區學生公寓13號女生樓,一個男性小偷潛入該樓行竊時被抓,事后經過警察調查了解,該男子是校外人員。[詳細]
作為一項龐大的民生系統工作,保障性安居工程牽動著省城數十萬老百姓的心。記者了解到,截至10月底,省城住房保障管理部門還向538戶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約202.77萬元,其中新增90戶,有效改善了被保障家庭的居住條件。[詳細]
一個大桶、一根管子,在泉水直飲點邊,一等就是一小時,不為別的,只是貪圖免費的直飲水,這就是不文明的“大桶客”的形象。濟南市歷下區市政部門表示,未來要聯合街道辦、公安等部門,對不文明取水行為進行常態化勸導,對惡意破壞飲水臺的行為進行打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