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宋立鵬
記者9月21日從濟南市規劃局獲悉,《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已于9月19日經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下一步將提請省政府批復。
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獨特的山泉湖河城自然風貌、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定位就是凸顯“因泉而生、泉城共生”核心價值,保護并彰顯濟南“古城與商埠并舉,山、泉、湖、河、城一體”的城市特色,打造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保護與發展并進、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記者看到,該《保護規劃》的規劃范圍為市域,面積約7998平方公里。規劃構建了“市域歷史文化遺產,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及傳統風貌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及優秀工業遺存,泉水文化景觀及泉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優秀傳統文化”六個保護層次,并分別制定了六方面內容的保護以及展示利用規劃。
其中,在市域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主要是構建“一核、五廊、十片”的保護框架,保護自然環境格局和要素,包括山體、水體、風景名勝區、文化遺產廊道、文化遺產聚集區和歷史村鎮等。
在歷史城區方面,歷史城區范圍為北沿膠濟鐵路、東至歷山路、西至緯十二路,南到經十路,由古城和商埠區組成,總面積18.6平方公里。要保護古城、商埠和經二路、經四路橫向連接的歷史格局,保護歷史城區傳統街巷和文化景觀要素,重點保護山城互看視廊、大明湖四向視廊等空間視廊。
在歷史文化街區及傳統風貌區保護方面,主要是保護芙蓉街、將軍廟、山東大學西校區3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街區格局肌理、歷史建筑及環境要素。保護商埠區“一園十二坊”傳統風貌區,延續小格網傳統肌理。
同時,依法嚴格保護374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片地下文物保護區、24處市級歷史建筑以及342處建議歷史建筑。并將濟南鋼鐵總廠等22個優秀歷史工業遺存納入保護范圍。緊扣“泉城”獨特主題,全面對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要求,保護泉域及其補給區、出露區和11類泉水文化景觀要素。保護已公布的7類28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非遺文化空間的保護。包括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54項省級非遺項目,282項市級非遺項目。
此外,該《保護規劃》在歷史城區規劃了6大歷史文化展示主題區和3條旅游觀光線路,形成聯動的文化展示利用格局。其中,6大歷史文化展示主題區為大明湖山水環境主題展示區、趵突泉黑虎泉泉水園林主題展示區、護城河泉水渠系主題展示區、明府城傳統風貌展示區、“一園十二坊“近現代建筑主題展示區、山東大學近現代建筑主題展示區。3條旅游觀光路線為濟南長途汽車站——大明湖,濟南站——商埠區——將軍廟——芙蓉街——濟南東站,濟南東站——解放閣——泉城廣場——商埠區——濟南站——大明湖。
附:規劃編制歷程
2014年9月,啟動新一輪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2015年6月,初步成果首次公示。
2015年10月,通過濟南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咨詢論證。
2016年11月,通過住建部城鄉規劃司和省住建廳的聯合專家審查。
2017年12月,通過第四屆濟南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
2018年2月,通過濟南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第一次審查。
2018年4月,通過濟南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查。
2018年9月,通過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
大眾網濟南9月21日訊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因濟青北線高速公路施工,郭店收費站成為往返濟南地區高速公路的重要樞紐,擁堵壓車現象嚴重。齊魯交通對通行郭店收費站的車輛免費安裝價值390元的魯通卡設備一套,讓車主享受ETC車道的便捷,也大大緩解郭店收費站的擁堵。[詳細]
大眾網濟南9月21日訊近期,隨著機動車上線環檢開始要求提供車輛登記證書(俗稱“大綠本”),濟南各區縣車管分所接到的補辦業務明顯增多。李春梅介紹說,與新車辦理登記證書一樣,補辦也要對實車進行查驗,而且補辦程序更加嚴格。[詳細]
孩子放學沒人接,“3點半課堂”解后顧之憂。日前,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對濟南的做法進行了報道,當地“解家長后顧之憂”的經驗被面向全國推廣。為強化教育服務功能,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困難,濟南市教育局自2017年秋季開學前后,強力推進“兩項服務”工作的落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