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聶冬梅 濟南報道
一年春做首,萬事行為先。
乙巳春節的濃濃年味還未散去,奮勇爭先的鏘鏘戰鼓已經擂響。2月6日,濟南起步區召開2025年工作動員大會。從“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建設發展時序來看,2025年是實現起步區“五年成形”目標之前最后一個完整年份。站在“成形起勢”的關鍵節點,起步區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又如何在這一關鍵時刻持續發力?
(一)
從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算起,到明年4月25日,濟南起步區獲批就整滿五年。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戰略,起步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只爭朝夕的責任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新春第一會”起步區公布了一組數據:2024年的1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2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項指標貢獻度躋身全市前列。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起步區(直管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8.3億元,較2021年的61.08億元,增加了117.22億元。這些數據,如同一面面鏡子,真實映照出起步區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它們不僅是起步區發展最有力的佐證,更是對未來潛力的深刻揭示。
四年來,全區干部群眾以798平方公里的大地作紙、以奮斗作筆,把國家擘畫的宏偉藍圖一筆一筆繪制成恢弘壯美的綺麗畫卷。
先看重點產業。起步區堅持產業興城,高質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為主體,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3+1”現代產業體系,布局了數字經濟產業園、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未來產業園等一批高端產業園區,引進了比亞迪、愛旭、國電投等一批重量級產業引領項目,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制造、泛航空、新材料3條產業鏈。
再看城市功能。起步區全面推動示范區“一心四片”開發建設,電視塔、博物館、科技館等標志性建筑陸續啟動。交通方面,黃河大橋復線橋、齊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目前已有11處橋隧投入使用。地鐵7號線正在加速推進中,預計將成為山東首條穿越黃河的地鐵線路。配套方面,山大二院北院區開診,黃河體育中心“一場兩館”加快建設。
接著看群眾生活。2024年,起步區新建、續建教育項目17個,竣工4個,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首期招生;新增6處基層衛生服務站點;新建成7處基層養老服務設施;全年建成安置房238萬平方米,組織回遷2.2萬人,保障性租賃住房交付1萬套;新增城鎮就業3431人。
再看生態環境。起步區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PM2.5年均濃度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35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標值,國省市控河流水質斷面達標率100%。2024年新增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河道治理43.1公里,成功入選國家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新型建材行業清潔生產整體審核創新國家試點項目獲得全國第三名。
站在黃河北望,一幅幅產業興旺繁榮、民生不斷改善、城鄉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的新圖景,正次第精彩呈現。
(二)
好風憑借力,潮頭逐浪高。濟南起步區的發展,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可謂“恰逢其時”。
從戰略機遇看“天時”——
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20年10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黃河規劃綱要,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拉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起步區的大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國家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為起步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4年3月14日,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開到了起步區建設發展一線,進一步明確起步區是“推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平臺”,提出將起步區打造成為“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24年11月11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復,濟南的定位上升為“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起步區被納入濟南主城區。2024年11月28日,《濟南市總體城市設計修編(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在中心城區城市設計修編中,起步區被定位為:未來之心。
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起步區“成形起勢”蓄足了力。
從區域位置看“地利”——
從區位來看,起步區橫跨黃河兩岸,居于戰略要津,位于承東啟西、銜南接北的樞紐位置,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環渤海,西通鄭洛西,處在黃河流域和京滬經濟發展軸的交匯地帶,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重要支點,是促進黃河流域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戰略樞紐。
起步區的發展是歷史的選擇。南依泰山、北鄰黃河,濟南一直以來,受限于泰山黃河之間的地形條件,城市發展呈現出帶狀空間形態,形成了東西狹長、南北短促的帶狀格局,城區東西最長處達90公里,南北最窄處僅10多公里。
隨著城區的發展,人口、就業、交通等方面的能力受到了越來越明顯的制約。北跨黃河成為濟南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為起步區的承載地,黃河北岸基本是“一張白紙”,不是城市開發土地,這與浦東最初開發時的情形相似,這也是對于起步區高質量發展的“地利”因素。作為對標城市,雄安新區主城區規劃面積約198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約100平方公里,起步區內38平方公里的啟動區是率先建設區域。濟南起步區規劃面積798平方公里,城鎮空間239平方公里以內,相較而言坐擁更大發展空間。
從發展活力看“人和”——
齊心協力,人和讓起步區發展勢如破竹。
在起步區的建設中,全區上下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謀劃者、執行者、建設者。
往高處看,起步區建設得到省市一體的強力推進。省委、省政府和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起步區建設發展,將起步區作為山東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要平臺,給予強力保障。
往細處看,當年落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一期項目落戶起步區,從供地到首車下線僅用11個月。今年年初,首片大面積單結鈣鈦礦電池組件在濟南起步區成功下線,實現了鈣鈦礦電池產業化“從0到1”的突破。全省首創“共享法庭”調解模式,獲批全省唯一綜合智慧能源試點,完成全省首筆惠企政策獎補資金全流程線上兌付,多個全省之“首”誕生于此。
2024年,累計簽約新招引項目37個、總投資373億元。14個部門單位共1336個事項全量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落實98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場景,辦理時限壓縮比為54%。起步區發展活力加速釋放,這里已成為跨國公司、知名企業和大院大所競相涌入、紛至沓來的首選之地。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干部領導群眾圍繞“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到底。
眺望北方,一座未來希望之城正強勢崛起、乘勢而上!
(三)
立梁架柱、夯基壘臺,起步區在規劃、交通、產業等各領域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5年是實現起步區“五年成形”目標之前最后一個完整年份。關鍵時期,怎么做尤為重要。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起步區全面成形起勢。
規劃是一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指導城市合理布局、找準發展定位、科學建設管理的重要依據。報告指出,要高標準規劃建設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聚焦未來信息、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城市等重點方向,加快編制發展規劃,提速中新未來公園、星泉匯等項目建設,打造中新地方合作新標桿、未來產業發展新空間、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綠色低碳城市新示范。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重要舉措。實現起步區“五年成形”目標,要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加快黃河體育中心“一場兩館”、綜合醫療中心建設,推進黃崗路穿黃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黃河大道二期等項目,提升黃河兩岸交通便利水平。完善總部經濟區、都市陽臺城市功能,加快電視塔、博物館、科技館等標志性建筑建設,打造新城形象“示范窗口”。
引育優質產業意義重大,這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就業增加、科技創新以及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加速引育優質產業,要做強做優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等產業平臺,全力推進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擴產、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山東能源鈣鈦礦光伏電池等重點項目建設。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生態環境與民生緊密相連,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加強生態環保治理,實施鵲山生態文化區生態修復及功能提升項目,加快太平水庫、黃河兩岸綠道(鵲華城光段)等生態工程建設,推進大寺河、青寧溝等水系治理工程,開展綜合智慧能源試點,全面展現現代化田園城市畫卷。
此外,起步區“新春第一會”明確表示,2025年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決扛牢“推動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平臺、促進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命任務,以“項目提升年”為總牽引,統籌產業集聚、新城建設、改革賦能、生態優先、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五年成形”階段目標,奮力開啟“十年成勢”新的篇章。具體怎么做?體現在五個“加”:加快推進項目提升,加速提升承載能力,加強重點片區打造,加力補齊短板弱項,加大支撐保障力度。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踏著春天的節拍,伴著“新春第一會”的號角,起步區正在起筆新一年的“春天故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微信公眾號
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
一年春做首,萬事行為先。乙巳春節的濃濃年味還未散去,奮勇爭先的鏘鏘戰鼓已經擂響。2月6日,濟南起步區召開2025年工作動員大會。從“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建設發展時序來看,2025年是實現起步區“五年成形”目標之前最后一個完整年份。站在“成形起勢[詳細]
2025年2月10日上午,“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遺體送別儀式在湖北武漢市的武昌殯儀館舉行。[詳細]
今年春節檔,一部《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風火開年,美輪美奐的場景、絢麗驚艷的光影效果、個性十足的形象表現……讓觀眾們深受震撼與喜愛,同時也拿下多項影視記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