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郭凱
責任編輯:高娜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一帆 記者 李金珊 濟南報道
“張夏的庭院旅游很受歡迎,不僅有柴火燉雞、大包子這些‘村飯’,還有咖啡、牛排和披薩,我們自己都叫它農家樂2.0版本。”五一假期來臨,說起自己這兩年忙活的庭院經濟,“一方小院”主理人金杰很自豪。幾年前,她因一封家鄉號召年輕人才返鄉創業的家書,毅然回鄉投身小院。如今,這方小院早已成為短期周邊游的香餑餑,一天迎來六七百位游客,最高日營業額超過4萬元。
眼下,濟南市長清區張夏街道的萬畝御杏林早已進入掛果期,青杏墜滿枝頭,游客歡聲笑語不斷。近年來,張夏憑借庭院經濟異軍突起,成為濟南周邊游的熱門目的地。據統計,2024年張夏街道庭院經濟年接待游客超6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900萬元,帶動轄區100余人增收。新的旅游熱潮背后,究竟是偶然的流量紅利,還是深謀遠慮的產業布局?記者深入走訪張夏“一方小院”“如你所院”等特色庭院,尋找“庭院+”經濟的成功密碼。
荒置小院變身“向往的生活”
在張夏街道薛莊村。杏樹上青果累累,草編遮陽棚下,土雞在柴火灶上燉得咕嘟作響,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當時院里院外全是比人都高的雜草,土石雜亂無章的在院里堆著,人都插不進去腳?!被貞浧鸬谝淮我姷叫≡旱臉幼樱耙环叫≡骸敝骼砣私鸾苡洃洩q新,破敗的小院中,屋頂瓦片殘缺不全,唯有幾棵杏樹在荒蕪中倔強生長。
在創辦“一方小院”前,土生土長的“張夏人”金杰長期在外創業,偶然間在網絡平臺目睹閑置農宅經創意改造后成為特色餐飲網紅打卡地的成功案例,讓她不禁聯想到家鄉張夏街道那些靜默凋敝的老宅院落。2020年,一封承載著故鄉召喚的“張夏街道人才回引家書”翩然而至,街道干部與村支書多次登門,為她細致解讀返鄉創業的專項扶持政策,這讓金杰下定決心,回村創業開小院。
張夏街道趙莊村“一方小院”
依山勢而筑的“一方小院”,入口處的木構茶亭懸挑于青石臺基之上,游客可在此品茗用餐,俯瞰云霧繚繞的山谷。沿青石板階拾級而上,白色秋千在花田中若隱若現,恍若闖入宮崎駿的動畫場景。行至山腰拐角,波西米亞風格的休憩區映入眼簾,別有一番異域情調。繼續沿石階向上,山頂原木舞臺映入眼簾。五一假期不僅有民謠歌手駐唱,還有篝火晚會在此舉辦。
在打造“一方小院”的差異化定位時,金杰打破傳統農家樂的固有模式,構建起“鄉野美學+都市生活”的體驗空間。在設計小院時,金杰摒棄粗放的鄉土風格,通過保留杏樹等鄉村符號,打造“三步一景、五步大景”的布局,讓庭院每個轉角都暗藏驚喜,同時,搭配極簡主義布景與現代家具,營造出“野趣中見精致”的視覺張力。
這種設計理念在餐飲供給上得到延續:既保留柴火鐵鍋燉雞、野菜包子等地道風味,又創新引入窖爐面包、手沖咖啡、意式披薩等西式餐品,形成“村味兒+城范兒”的奇妙碰撞。
張夏街道趙莊村“一方小院”柴火燉雞
“小院自營業以來,單日最高營收曾超過4萬元,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超700余人次”。金杰透露,庭院經濟不僅讓他們實現了創業夢,更帶動周邊村民增收。村民提供的土雞、蔬菜等食材,經小院加工后成為“網紅美食”,去年,她的庭院去年帶動村中御杏和無花果等特產在小院銷售額近20萬元,回頭客占比85%。
老宅里的“新中式美學”
與“一方小院”的野趣不同,“如你所院”打造的更像一幅精妙的水墨畫。主理人徐田將閑置的自家老宅改造成開放式庭院,露天廚房、本地食材、新中式布景,處處透著雅致。
長清張夏“如你所院”
“最初只想給自己留片自留地,沒想到成了都市人的精神避難所。”徐田笑著告訴記者。這位土生土長的張夏姑娘,與“一方小院”主理人金杰有著相似的返鄉軌跡。2023年在外工作的她帶著朋友回家鄉游玩,路過自小生活的園子,看著院內吱嘎作響的大鐵門和破敗的圍墻,讓她很是唏噓,在朋友的鼓動下,她萌生出打造理想棲居地的念頭。
歷經六個月精雕細琢,破舊的老宅蛻變為“國潮風”的開放式庭院。步入庭院,青綠色的輕紗帷幔隨風搖曳,中央區域,小橋流水潺潺而過。視線轉至角落,斑駁的舊門板被拆解重組,化身為兼具年代感與設計感的餐桌;一旁的破舊陶罐則被改造成創意花器,幾枝杜鵑斜插其中,枯枝與鮮花的碰撞迸發復古詩意。
無花果養生鍋是“如你所院”的鎮院之寶,這鍋融合藥食同源智慧的湯品,吸引著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揭開砂鍋蓋的剎那,金湯翻滾間浮沉著本地土雞與無花果肉,氤氳熱氣裹挾著草本清香撲面而來。五一假期期間,客人們一邊圍爐吃著無花果養生鍋,一邊看小鴨們在水中嬉戲。
“假期開始前三天,我們5月1日至5月4日的餐位就有80%被預訂了?!毙焯锵蛴浾哒故绢A訂數據時坦言,“我們打造小院共花費15萬元,正式對外營業一個月后,我們就已經完全回本了,單日營業額最高能達到將近5萬元”。
徐田表示,小院火爆的秘訣在于精準打造“沉浸式度假生態”。針對城市女性推出歐卡心靈療愈沙龍、塔羅牌占卜體驗和植物扎染手作工坊;為親子家庭設計非遺花饃制作、黃皮茶制作、果樹采摘等研學課程。小朋友們不僅可以在小院中親近大自然,還能體驗喂養雞鴨等小動物的快樂。這種“分眾化體驗設計”,讓小院突破傳統農家樂“吃頓飯就走”的局限,真正成為承載都市人“微度假”需求的精神場域。
玩轉庭院經濟的“張夏解法”
發展“庭院經濟”,張夏街道的底氣源于對本土資源的精準研判。作為唐代高僧義凈的故鄉,張夏自古便是齊魯文化交匯之地,境內現存蓮臺山古寺群、曉露泉、隋朝摩崖造像等20余處文物古跡。更難得的是,這里擁有華北最大的御杏種植基地,每年3月“萬畝杏花?!笔⒕拔龜凳f游客,為庭院經濟提供了天然流量入口。
長清張夏“如你所院”
“目前張夏街道已有10處小院投入運營,不僅帶動農特產品銷量增長,更成為濟南市民周末休閑的熱門目的地。”張夏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史燕介紹,“杏花季期間,休閑庭院日均接待量屢創新高,一方小院單日最高接待量突破700人次,杏花小院等點位客流量同比翻倍?!?/p>
“我們著眼的不只是升級版的農家樂餐飲,而是構建真正的心靈休憩空間。”史燕強調,“讓都市人在山水間聽著輕音樂品茶,這種情緒價值的釋放才是庭院經濟火爆的核心?!?/p>
為激活鄉村沉睡資源,村兩委創新性扮演“紅娘”角色,通過牽線搭橋已盤活閑置農宅10余處,實現“空院子”向“錢袋子”的轉化。在業態布局上,街道引導商戶突破傳統農家樂模式,培育“庭院+文化”“"庭院+體驗”等復合業態。
“如你所院”手作饅頭
“我們要求每個庭院都必須打造特色文化主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笔费嗤嘎叮壳耙呀ǔ煞沁z小院、書畫小院、古風小院等特色小院,精準對接都市人群減壓需求。
對于張夏庭院經濟的持續走紅,史燕認為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街道計劃到2025年新增10處主題庭院,針對同質化問題,將以“御道張夏 如你所愿”區域品牌為統領,構建“黨建引領+人才驅動+文旅賦能”的發展模式。通過組建休閑庭院聯合體,推動庭院與農林業、手工業的產業聯動,創新庭院集群化發展路徑,打造集品牌培育、優勢互補、產業協同于一體的庭院經濟2.0版本。
初審編輯:郭凱
責任編輯: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