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
01
國內知名的“澤平宏觀”發布最新榜單,公布了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
我看了濟南的排名位次——
第11位。
比2023年的排名,向前又進了一位。
在山東上榜城市里排名全省第一。
不要小看這一位之變,榜上有名的城市都是高手,能在激烈的城市人才吸引力大戰中保住名次已經不易,再往上沖一步難上加難。
濟南,一定是做對了什么?
02
濟南為北方城市,爭回一局。
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
請看,從排第11位的濟南到排名第一的城市,僅僅兩個北方城市。
這兩個北方城市,就是濟南與北京。
嚴格地說,對北京不能完全按照北方城市理解,它的特殊地位,它的首都職能,決定了它的人才吸引力。此次榜單即提到,由于多元化的產業結構,眾多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北京對求職者一直保持較高吸引力,對周邊城市虹吸作用明顯。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為經濟體量大、收入水平較高。
列下北京之外的前10名具體名單——
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武漢、無錫,大多是長三角、珠三角城市。
在一眾南方城市中,濟南是一個耀眼的存在。如果沒有濟南,相當于整個北方城市都缺席了榜單頭部陣營。
好在,有濟南在。
縱向比較看,濟南市在2022年排名第13位、2023年排名第12位、2024年排名第11位。一年進一位。
濟南以一座城市的打拼,在輿論場上贏得“北方人才看濟南”的美譽。
03
濟南“五個一”打法,在同類城市中始終保持人才政策的比較優勢。
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今年3月26日,發布了《濟南市人才政策“雙30條”(2025版)》。據統計,這是該政策兩年之內的第三次迭代。
超快的政策更新速度背后,是對城市競爭力與人才真需求的精準把握。
按照“澤平宏觀”的分析,中國的人口正持續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在這方面,得益于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較高的戰略定位,一線超大城市、長三角珠三角在人才吸引上確實更具優勢。
所以,濟南最明智的做法,是與南方城市形成差異化,放大“比較優勢”。
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
去年5月份,濟南舉辦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效果超過預期,吸引了海內外5萬多人才到場。正是看到了人才的需求,濟南在下半年又舉辦了第二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一年能辦兩次同類大會,依時勢而迅變。如果僅僅是把招引人才當成份內工作,其實辦一次大會也可以交差了。能夠勞心費力,趕緊趁熱打鐵操辦第二屆大會,一定是出于為城市吸引人才的急迫感與事業心。
如今,人才盛會作為城市的一件大事,至今已舉辦三屆。從今年開始,每年固定3月20日、9月20日舉辦。
再如,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已連辦 7 屆,累計落地項目500余個;“才聚泉城高校行” 持續3年,組織超2000家用人單位赴全國110余所重點高校精準引才。
走出去,引進來。
實踐出真知,濟南形成了一整套的人才方法論。
一個理念:“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
一個服務體系:“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一個政策體系:濟南市人才政策“雙30條”。
一個招引體系:“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校一行+海右人才傳播矩陣”的“6+1”招才引智工作體系。
一個城市人才IP:“我在濟南剛剛好”。
有耕耘,就有收獲。
2024年,濟南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87.5萬,新增青年人才超過15萬,戰略新興產業人才總量近33萬,連續3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選2024年“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發展生態城市”。
04
人才流動趨勢的背后,是城市競爭力的演變。
榜單披露了人才流動的一個新趨勢。
分城市群看,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4年長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續集聚,京津冀人才連續兩年呈凈流出趨勢,成渝、長江中游人才持續凈流出。
今天的人才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就是明天的城市競爭力。要仔細研讀人才流動背后的城市努力,看看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為什么有這么大魅力。
《浙江日報》稱,浙江的民營企業都是實戰派,錢在哪里,“才”在哪里。因而,浙江某些地方在人才評價標準中,去除“帽子”依賴,堅持實際導向,以薪酬績效為主要評價內容,突出人才貢獻度。如,臺州溫嶺工匠型人才評價機制,對當年度崗位貢獻、企業認可、社會效益的權重高達70%。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這座城市就有一個謙虛心態。
每年都會動態優化、修訂發布濟南人才政策“雙30條”。同時,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青年科技人才等“小切口”專項政策,出臺新就業形態、哲社文體、網絡安全等細分領域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辦法,讓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
05
從位于山大路的山東大學門口路過,一抬眼就能看見刻在石頭上的幾個大字:
“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
這是山東大學的辦學宗旨。
為濟南儲人才,為濟南圖富強,這是濟南這座城市全力拼搶人才的初心。
眼下,濟南正在開門納諫,歡迎廣大人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朋友,為人才政策出謀劃策。聚眾智,為一城。
再一次祝賀濟南上榜,再一次祝福濟南的明天更美好。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