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凱
近日,全國工商聯公布了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新經緯梳理發現,今年榜單既有頭部企業位次的局部調整,也有零跑汽車、瑞幸咖啡等新面孔首次上榜。
從產業維度看,新能源、互聯網等領域企業表現亮眼,新質生產力特征凸顯;地域分布上,東部地區依舊占比較大,上榜企業數量達397家,中部地區略有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民營企業在結構調整與區域協同中的發展新態勢。
頭部企業位次生變
從位次來看,與2024年的榜單相比,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四名未發生變化。京東集團以11588億元蟬聯第一,第二至第四名依次是阿里巴巴(中國)、恒力集團、華為。
比亞迪以7771.02億元營收躍升至第5名,較2024年榜單的第7名上升兩名。騰訊控股依然是第6名,榮盛控股則由2024年的第5名下降至2025年的第7名。
第8至第10名分別是吉利控股、盛虹控股和魏橋創業。其中,吉利控股總營收為5748億元,同比增長15.4%,上升兩名。
第11至20名中,聯想控股晉升1位,上升至第11名。2024年的第19名新希望控股未出現在榜單中,其關聯公司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則在榜單中位列第97名。
小米集團、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的營收規模均在3000億元以上,排名較2024年有所提升,攜手進入榜單前二十名。
據公開報道,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是在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由民營企業自主申報,經全國工商聯審核,按照營業收入降序排列產生。由于是企業自主申報,一些公眾熟知的公司并未出現在榜單中。
哪些是新面孔?
除了一些老面孔,在本次民營企業500強中,也不乏一些新面孔。比如鳴鳴很忙、萬辰集團、零跑汽車、能鏈控股、瑞幸咖啡等多家企業,均為首次上榜。
新上榜的企業中,能鏈控股以近410.89億元總營收,位列第303名。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能源物聯網企業,也是中國專注于能源數字化的企業之一,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推動全鏈路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并布局自動駕駛、智慧能源補給等領域。
首次上榜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企業還有鳴鳴很忙,該企業在此次榜單中位于第319名。據官網,公司成立于湖南長沙,是一家專注線下的零食連鎖企業,旗下擁有“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個品牌,作為量販零食細分賽道的開拓者,目前全國門店數量已突破6000家,覆蓋湖南、湖北、江西、廣東、重慶等全國13個省市。
另一家量販零售企業萬辰集團也首次上榜,位列第409名,2024年營收約為323.29億元。該公司的兩大主業是消費零售和現代農業,旗下“好想來”品牌在全國已開設較多門店。
瑞幸咖啡以344.75億元的營收成績登榜,位列榜單第387名。官網顯示,瑞幸咖啡總部位于廈門,是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根據瑞幸咖啡最新財報數據,2025年上半年,瑞幸咖啡總凈收入達212.24億元,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全球門店總數已達26206家。
零跑汽車位列榜單第414名,該企業同時還連續入圍“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官網顯示,零跑汽車是一家總部位于浙江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擁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全套自主研發能力,業務范圍涵蓋智能電動汽車設計、研發制造、智能駕駛、電驅動組裝、電池系統開發以及基于云計算的汽車互聯網解決方案。
洪略全球智庫理事長、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對中新經緯表示,今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和戶均營業收入均有提升,這一發展勢頭著實不易,在一些傳統產業出現調整的情況下,頭部民營企業在新行業、新領域、新市場積極開拓,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創新能力。
這些車企上榜
全國工商聯在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民營企業500強中,72.00%的企業屬第二產業、66.40%的企業為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細分領域。
制造業包羅萬象,而從細分行業看,代表著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正在不斷壯大。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共有23家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上榜,其中包括8家整車企業,以及寧德時代、萬向集團、遠景能源、三花控股等15家零部件企業。
多家有新能源整車業務的企業排名較2024年有所提升,長城的位次由上年的第48名提升至第33名,理想汽車由第74名提升至第62名,蔚來控股由第211名升至第172名,小鵬汽車由第441名大幅提升至第308名。入選該榜單的整車企業,按營收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比亞迪、吉利控股、長城汽車、賽力斯、理想汽車、蔚來控股、小鵬汽車、零跑汽車。
上榜的整車企業,近幾年的營收均出現較快增長,比如,比亞迪從2020年的約1565.9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約7771.02億元,長城汽車由2020年的約1033.0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約2021.95億元,理想汽車由2020年的約94.5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約1444.60億元。
談及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徐洪才稱,中國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新能源車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行業內,一些核心部件、關鍵技術也取得突破。同時,民營企業家銳意進取的精神在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民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突破點在于“專精特新”領域,如隱形冠軍、行業冠軍、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民營企業更容易通過工具技術化路徑、數字化升級轉型為高新技術企業,成為細分領域的主導力量。
全國工商聯表示,83%的民營企業500強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雙碳”目標下,除了新能源車,光伏企業也受益頗多,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就有通威集團、正泰集團、協鑫集團、晶澳太陽能、隆基綠能、天合光能、陽光電源等多家光伏產業鏈企業。
互聯網企業依舊是上榜的熱門行業。在榜單的前十名中,就有京東、阿里、騰訊。另外,滴滴、百度、快手、同程旅行、拼多多、唯品會、網易等互聯網企業的營收均超千億元,進入榜單的前100名。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力度的提升,民企已成為該行業的重要參與者。2025年榜單中,有3家保險公司入榜,泰康集團以約3270.64億元的營收位列榜單第19名,較2024年榜單提升了1名;陽光保險、國華人壽分別位列第115名、299名,2024年營收規模分別約為901.45億元、414.55億元。民生銀行、微眾銀行2024年營收規模分別約1362.90億元、381.28億元,位列榜單第66名、第340名。金融科技公司中,螞蟻集團以1777.88億元的營收,位列第41名,較2024年上升3名。
談及民企在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曹和平指出,一方面,民企可以承接高校人才,推動 “創新創業轉化”,民企可成為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畢業生進入民企高新領域就業,既能獲取正當收益,也能在3到5年內逐步成長為企業中堅力量,其中一批特別有天分的人力資源,可推動技術成果向市場應用轉化,形成“人才—企業—產業”的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曹和平表示,民企可以聚焦中短期競爭領域,適配新質生產力需求: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驅動”與“高效配置”,民企對需求價格彈性更敏感,在競爭性的中短期項目(如數字創新服務、高端制造配套)中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落地場景;而中長期基礎類、重資產領域,仍需公共部門或混合所有制企業提供“底座支撐”,二者形成互補。
東部、中部上榜數量增加
從地域看,東部地區上榜的民企數量占據了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多數席位。
據中新經緯根據榜單統計,浙江、江蘇、廣東、山東、河北上榜民企數量位居前五名,分別有107家、90家、51家、51家、32家,合計為331家,占據總榜單數量的超六成。加上北京、福建、上海、天津、海南各有22家、20家、17家、5家、2家企業上榜,東部地區共計有397家企業進入民企500強。
79%的民企500強位于東部地區,與當前中國東部地區經濟實力雄厚、民營經濟活力強等特點相一致。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位于東部地區的企業共有395家,新榜單增加2家。
中部地區中,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山西、江西分別有15家、13家、11家、9家、9家、5家民企進入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合計有62企業,占比約為12.4%。2024年的榜單中,中部六省共有61家民企上榜。
西部地區中,四川、重慶、內蒙古分別有11家、7家、5家企業進入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陜西、廣西、貴州、寧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云南分別有3家、3家、2家、2家、2家、1家、1家民企進入該榜單。西部地區共有37家民企進入榜單,較2024年上榜數量減少2家。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分別有3家、1家民企進入該榜單,較2024年上榜數量減少1家。
徐洪才稱,東部地區在營商環境、人才匯集、產業配套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中西部地區除了需要彌補上述差距外,在資源型等產業方面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通達全球的交通網絡等外在條件的改善,為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帶來助力。
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及東北地區進入榜單的不少企業都獨具特色,甚至是所在行業的龍頭。
洛陽鉬業是采礦業龍頭企業,位列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第30名,與2024年榜單相比上升7位,是河南省當前最大的民營企業。據洛陽鉬業2024年年報,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首次邁入2000億元門檻,歸母凈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公司的銅、鈷、鈮、磷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并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銅生產商。
近幾年,安徽省不斷做大做強汽車產業,2024年該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68.4萬輛。目前,安徽省聚集著7家整車企業,其中就包括蔚來控股,該公司位列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第172名。同樣,中國汽車主要產地之一的重慶市,則有賽力斯助陣,該公司位列該榜單第59名。(中新經緯)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