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吃,大約是人世間頂頂要緊的事。饑腸轆轆時,一碗白米飯也賽過山珍海味;飽食終日者,便是龍肝鳳髓也未必能勾起食欲。這道理,人人都懂。
然而一座城市的滋味,卻如同扎根于土地的草木,非得這方水土滋養,才能長成獨有的姿態。濟南便是如此,清泉漫涌的城,釀出了別處尋不到的味道。
8月2日晚,濟南環聯夜市燈火璀璨,“好客山東?美食爭霸賽”揭幕戰——“魚” 躍龍門?山東魚江湖爭霸賽決賽在此圓滿收官。經過半決賽突圍的濟南、青島、濱州、濰坊四支戰隊展開巔峰對決,最終濟南隊以898.4分的高分摘得桂冠。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025“山東省地標美食”名單正式發布,平陰玫瑰鮮花餅、濟南把子肉、萊蕪香腸、蔥燒海參、濟南扒蹄、九轉大腸、濟南甜沫、糖醋黃河鯉魚、爆炒腰花、萊蕪羊湯等十款泉城滋味赫然在列。這不僅是榮光的加冕,更是一份濟南美食文化走向更廣闊天地的宣言書。
泉脈滋養,煙火人間
濟南的美食,骨子里就帶著泉水的靈性,早已深深扎入市井煙火之中。清早的街巷里,甜沫鋪子熱氣氤氳,攤主用長柄勺攪動著糊狀的粥湯,食客們端著碗圍坐桌前,喝著這名字帶“甜”卻滋味咸鮮的暖意,恰似濟南人爽快里藏著的那份溫厚。
若論肉食,把子肉最為家常親切。老濟南的把子肉鋪,多半開在街角巷口,每到飯點的香氣能勾著路人拐進巷子里。切成長片形狀的五花肉,經了老湯文火細煨,色澤醬紅,筷子一夾,肉顫巍巍,肥處如凝脂,瘦處亦酥爛,搭配湯汁浸潤下的米飯呼嚕嚕吃下去,額頭冒汗的暢快,是一天辛勞最好的慰藉。
平陰玫瑰鮮花餅里藏著另一種自然的饋贈。平陰的玫瑰與別處不同,從唐朝時期就開始種植,因此平陰也被譽為“中國玫瑰之都”。 得益于當地獨特的水土,平陰的玫瑰花,花瓣厚實飽滿,香氣馥郁持久,據說是國家唯一認可的藥食兩用的重瓣紅玫瑰。
明代《花月令》中有載:“春之暮,玫瑰旖旎,采之釀蜜為膏,佐以麥粉,炙成金餅,一時之雋味也。”鮮花餅自古以來便是著名的宮廷小吃,新鮮花瓣入餡,濃郁花香混合小麥香,一口酥脆,滿嘴花香。如今,這種香氣已通過冷鏈物流飄進全國千萬家庭,暢銷全國各大知名電商平臺。
老話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今年5月下旬,“2025山東省地標美食發布活動”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助力各市打造和宣介地標美食,推動全省餐飲消費提質擴容和商旅文融合發展。對濟南而言,每一道入選的美食都承載著濟南的歷史與文化,每一口都能品味到泉城的獨特韻味,這份根植于水土與人情的味道,是濟南地標美食最深厚的底氣。
守正之困,傳承之思
魯菜作為中國宮廷菜系的代表,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核心理念與儒家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飲食哲學。登堂入室的傳統魯菜,濟南自有其底氣,然其精妙手藝的傳承,亦面臨時代洪流的沖刷。
上榜的糖醋黃河鯉魚,是濟南傳統名菜。經巧手炸制,端上桌來必是頭尾高翹,身披琥珀色的亮甲,甜酸汁兒滾燙澆下,滋啦一聲,滿堂生香,食客未動箸,心已先醉了一半。爆炒腰花同是考校功夫,灶火熊熊,廚師手腕翻飛,剎那之間,腰花已成,脆嫩滑爽,幾無半點腥膻,那是烈火快刀之下催生的脆嫩鮮香。
至于那九轉大腸,名頭聽著唬人,實則出自清光緒初年。需經水焯、油炸、套腸、慢煨等繁復工序,層層滋味在舌尖盤桓,非得耐心品咂不可。蔥燒海參,貴在“燒”字,蔥段煸炒至金黃焦香,取其蔥油,再與煨透的海參同燒,蔥香濃郁,海參軟糯彈牙,盡顯魯菜的雍容大氣。
這些凝聚著智慧與時間的技藝,在快節奏的當下,傳承之路也愈發不易。一旦老匠人故去,便如同斷線的珍珠,散落難尋。如何守護這份“泉城味道”的精髓,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薪火相傳、不失其魂?政府搭臺的智慧,讓濟南美食有了更廣闊的舞臺。
從2016年起,濟南開始連續舉辦中國魯菜美食文化節,并榮獲“中國魯菜美食之都”稱號;2024年商務部的“中華美食薈”活動也在濟南落地。如今凱瑞集團連續入圍全國正餐企業十強,旗下品牌“泉客廳”連續三年獲評“黑珍珠餐廳指南”一鉆餐廳,牌坊宴、貴滿樓等多家魯菜餐廳獲得“2024金梧桐中國餐廳指南”人氣餐廳榮譽。魯菜早已超脫單純的味覺范疇,化身成為承載城市記憶與文化內涵的閃亮IP。
泉通四海,香飄萬里
當野風酥煎餅六赴進博會之約,出現在山東百年品牌的展臺上;當平陰玫瑰鮮花餅的美味跟著留學生漂洋過海;當魯味齋進駐澳大利亞最大的華人電商購物平臺eBest“山東館”……濟南的味道,正在成為一種能帶走的鄉愁。
今年,濟南正式啟動“世界美食之都” 創建工作,劍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全球美食領域最高榮譽,這無疑為“泉城味道”走向世界按下了加速鍵。而“世界美食之都”的創建,并非簡單地追求美食的數量與規模,需要深挖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蘊,將濟南的飲食文化與世界對話。這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廚師,不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更要讓食客了解這道菜背后的故事與情感。
濟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泉水文化、魯菜底蘊、特色食材等,都是創建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比如,濟南正在積極推動美食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濟南的“泉水宴”,有泉水泡的茶清冽、泉水燉的奶湯鮮醇、泉水制的豆腐鮮嫩、泉水焯的蔬菜脆爽。融泉韻、水韻、食韻于一體,更把美景、美味、美色相結合。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從來不缺故事。而美食,正是這些故事最生動的注腳。因為說到底,能讓人記住的味道,從來都不只是酸甜苦辣,而是那份藏在食物里的真誠與堅守。
好味道,得用良心熬。汪曾祺先生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濟南這碗煙火氣,因了七十二泉的活水滋養,格外醇厚悠長。這泉水與煙火共同熬煮出的滋味,終將在每個尋常人的碗里找到歸處。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