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娜
作者:徐海
暮色漫過小區林蔭小路,散步途中廣播里又響起“助考綠絲帶”行動,不由得將我拉回 2023 年那個蟬鳴聒噪的夏天,那段兒子與高考鏖戰的日子。泛黃的志向簽、寫滿批注的錯題本,一厚沓刷完的卷子,還有皺巴巴的咖啡包裝袋,這些沾滿時光塵埃的物件,瞬間像一部默片在腦海中徐徐展開。
那時候兒子高中住校,備考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循環播放鍵。每天清晨六點前,枕邊的手機短信首先響起,那是兒子已經起床后在食堂吃早餐的刷卡繳費的信息。兒子說要喝咖啡提神,每次給他買咖啡的時候,總是反復提醒要保證休息的時間,心里反復糾結,于是叮囑多學一點,還是嘮叨要早休息一會。最后沖刺的日子里,當家長的心也隨孩子一起繃得緊緊的。
即使周末放假回家,他也總是徘徊在書桌前。夜晚臺燈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在墻上勾勒出專注的輪廓,有時是深夜十二點,有時更晚。錯題本上、數不清的卷子中密密麻麻的批注,是他與知識較勁的痕跡,紅筆藍筆交織成網,試圖將每一個疏漏都牢牢捕捉。
記得一模成績公布那天,暴雨傾盆而下。我們冒雨去看兒子,他坐在車上一言不發,我遞過去的毛巾懸在半空,最終輕輕落在他肩上。那個中午,午餐就在車上簡單吃了幾口,我們沒有談論分數,只是并排坐在車里,看雨水在車窗玻璃上蜿蜒鋪展,模糊了窗外的樹木道路。我想起他小時候學騎車,摔得膝蓋滲血卻倔強地爬起來繼續,此刻的沉默里,我知道他在積蓄重新出發的力量。
沖刺階段,兒子幾乎每天都往家里打來電話,雖然每次要抓緊趕回宿舍復習,電話中只有三言兩語,但是能夠感受到他的心情隨著高考臨近,壓力漸漸減小。當學校最后放假回家備考時,他笑著說 “終于要解放了”,眼里卻藏著絲絲不安。
高考那兩天,校門口擠滿了送考的家長。我站在警戒線外,看著兒子走進考場的背影逐漸消失,突然發現兒子長大了,奔向的不是考場而是他充滿希望的未來。等待的時間漫長得仿佛凝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驗著我的耐心。當兒子笑著從考場出來,說 “今天的考試感覺到了緊張,我盡力了”,我終于忍不住紅了眼眶。
在考試期間的賓館里,兒子把一書包的卷子全部拿了出來,自己拍了照片留念。并且向我們展示了高中三年來,自己一直帶在身邊的志向簽。那是一張中國海洋大學的書簽,后面兒子寫著600分的目標,就是這個已經泛舊書簽一直激勵著兒子不斷努力前行。我再次發現,“笨笨”的兒子原來也是心懷夢想、默默前行。
錄取放榜那天,陽光格外耀眼。看著錄取通知書的短信,兒子沒有歡呼雀躍,只是安靜地抱著我們說:“謝謝爸媽。” 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焦慮都化作了欣慰的淚水。如今回望,高考早已超越了一場考試的意義,它是青春的勛章,見證了兒子的成長與蛻變,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陪伴的力量。
晚風拂過,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再次回到兒子書桌,看到這些承載著夢想與汗水的物件鍍上一層溫柔的光暈。那些莘莘學子在高考路上灑下的汗水與淚水,終將成為照亮未來的光,指引著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勇敢前行。
初審編輯:肖陽
責任編輯:張娜
6月5日下午,作為2025濟南高新區紀念辛棄疾誕辰885周年“稼軒百戲節”暨開心麻花文化惠民演出季的重要組成部分,“春華杯”山東青年戲劇大賽復賽暨作品展演在濟南高新區開心麻花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高校的戲劇愛好者匯聚一堂,用戲劇表達青春思考,以舞臺展現創意[詳細]
為給廣大中高考考生營造安全無虞、便捷通達的出行服務,濟南公交精心策劃,全面啟動“暖心護航”行動,多措并舉,全力保障考生出行無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