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劉帥 通訊員 杜凱 濟南報道
贊歌頌五月,勞動最光榮!
又是一年“勞動節”,屬于勞動者的“高光時刻”再次降臨——
4月30日,濟南市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召開,高規格“禮贊”勞動者。會上,一批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涌現的先進個人和集體受到表揚。他們堅定扛牢政治責任,有序推動改革落地。濟南市產業工人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穩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濟南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已成燎原之勢,在這片熱土之上,熊熊燃燒。
從“單兵突進”到“集群攻堅”
探索產改實踐“濟南范式”
如果說個人是產改的“細胞”,那么集體則是推動改革的“筋骨”。此次受表彰的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正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踐的典型代表。
一直以來,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充分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導向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大培訓、大比武、大練兵,積極為員工提供交流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打造了一支技術精湛、服務一流的地鐵運營隊伍。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海東領銜打造“選育用管”人才工程,發揮業務骨干職工“傳幫帶”作用,以技能提升為突破,動態開展職工晉級、評優等工作,為職工技能成才開辟快車道。開展“繁星工程”,探索建立勞模工匠選樹運營做法,助力職工“由工到匠”,讓“技術工人有前途”從愿景變為實景。
在產業工人隊伍改革浪潮中,除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外,還有諸多集體同樣成績亮眼、表現突出。
近年來,濟鋼集團始終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視為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創”型產業工人隊伍,多維度發力,成果顯著,成為行業標桿。濟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景洲介紹,濟鋼集團著力搭建“創新創效創優”三個平臺,定期組織開展職工“五小”成果展示會、發明創新交流會。近三年來,企業創新項目達230項,獲授權專利 187項,全集團更是已擁有2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個省市兩級科技創新平臺,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從“單打獨斗”到“群策群力”,從“工人大市”到“智造強市”,濟南的產改之路,既是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時代呼應,更是一座城市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堅定宣言。
從“工”到“匠”
產改浪潮中的“泉城匠星”
高鐵風馳電掣、公路四通八達、大橋飛架南北、廣廈拔節生長……泉城大地上,飛速發展的基建圖景背后,是產業工人的奮斗身影。
在國網濟南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一線深耕21年的姜濤,用匠心與堅守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這位曾斬獲全國電力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冠軍的“電網尖兵”,以“一刀準”的絕技打破行業壁壘,用創新成果攻克世界難題。如今的他作為“姜濤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軍人,作為電纜競賽主教練,帶領省級代表隊多次獲得佳績。
電纜中間接頭防火防爆裝置、“滅霸”、智能光纖、高壓電纜智能敷設系統……這些年來他帶領工作室團隊,始終錨定電纜專業前沿難題難點進行攻關,先后獲得國家專利共計32項,發表論文76篇,參與27項各層級標準編制。
同樣獲譽的還有山東港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宋時壯。他助力開展“大培訓、大學習、大考試、大練兵、大比武”客服類系列活動,開展客戶服務能力提升培訓,將技能比武與雙通道相結合,不斷激發產業工人投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創新發展的“賽道”上,山東港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正努力推廣低空無人機巡檢、NB物聯網表等技術,推進信息普查與智能平臺建設,專注技術攻堅與服務升級,完善適老化幫扶,以實干促燃氣管理與服務高質量發展。
濟南產業工人的成長軌跡,折射出濟南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層邏輯:通過技能培訓、技術創新、激勵機制“三位一體”的改革路徑,打破傳統產業工人晉升天花板。數據顯示,目前濟南已培育了“濟南大工匠”15名、“濟南工匠”300名,帶動全市4100余名產業工人晉升為高技能人才,其中2人入選全省“大國工匠”培育對象。
如今,讓產業工人有地位、得實惠、受尊重,正成為濟南這座城市的普遍共識。
改革縱深
寫好產改深化“濟南答卷”
濟南產業工人隊伍改革的系統性成效,源于頂層設計的持續發力。
自2020年起,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將“產改”工作納入市重點改革事項、市“十四五”規劃。202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濟南市總工會生產保護部負責人介紹,市總工會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單位出臺“產改”政策配套文件50余個,構建支撐“產改”“1+N”政策體系,將“濟南大工匠”“濟南工匠”分別納入全市D類、E類人才目錄,打造了“黨政領導、工會牽頭、部門協同、企業參與”的改革格局。
在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深化之際,去年,濟南市總工會積極推動中國職工技術協會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落戶濟南,為濟南市打造數字先鋒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承辦了2024全國數據技術與應用職業技能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10個省(市)的25個企業代表、50支代表隊、共計407位選手參賽,推動了職工技能進一步躍進提升。
大會落幕,改革未止。當勞動者胸前的獎章與濟南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這座城市已錨定下一個目標:濟南將進一步提高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發揮企業落實改革任務主體作用,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濟南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正以“工”變“匠”的質變,推動城市發展能級的躍升。這場改革,不僅關乎千萬產業工人的發展,更承載著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未來圖景,必將結出碩果、盛放繁花。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