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馬婉瑩
濟南老商埠新添一處打卡點——備受關注的濟南開埠博物館即將于“五一”期間試運行。
4月30日,記者來到位于經三路中山公園北門西側的濟南開埠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最后的布展。
濟南開埠博物館總建筑面積約3700平方米,地上共兩層,包括展廳、多功能廳及公共配套用房等,通過復原歷史空間與文物展陳,傳承濟南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一座老商埠,半部濟南近代史
1904年,為抗衡德國殖民擴張,北洋大臣袁世凱與山東巡撫周馥聯名奏請清廷,主動開放濟南為“華洋公共通商之埠”,成為中國近代首個內陸自開商埠的城市。
開埠后,濟南在郵政、市政等領域保持主權獨立,迅速崛起為北方經濟中心,誕生了首個電影院(小廣寒)、商埠公園(今中山公園)等標志性場所。
興盛期(1905–1927年):外資涌入推動紡織、面粉等工業發展,商戶達6700余家,經一路至經三路成為商業典范。
衰落期(1928–1979年):受“五三慘案”等事件影響,商埠經濟蕭條。
重振期(1980年至今):改革開放后,老商埠區通過文化會展、高鐵建設等煥發新生。
濟南開埠博物館在展覽開埠歷史的同時,巧妙融合功能分區與沉浸體驗,通過設立傳統老字號、咖啡館、非遺手造、商埠文創產品等經營區域及泉水書房,實現博物館與文化、商業的有機結合,為游客提供豐富的觀展購物體驗。
不僅如此,參觀完博物館,還可以到旁邊中山公園游覽休閑,亦或乘“紅墩墩”小巷公交508穿行老商埠街區,看到喜歡的店鋪就下車逛一逛吧。
(大眾新聞記者 傅欣迎)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馬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