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曹亮
濟南,這座被泉水滋養的城市,在八月的時序里,既有自然饋贈的清涼,更有“二安”文脈流淌的溫潤。8月21日下午,“二安風骨·京韻流芳一一濟南市營市東街小學·董慶峰原創二安劇作捐贈暨文化分享儀式”在濟南市圖書館(中心館)舉行。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秘書長、山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樊慶彥,濟南市圖書館館長王海,副館長尹延明、耿傳水,紀委書記劉昱,采編部主任侯曉菲,綜合部主任張震康,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彬國,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辦公室主任靳鑫,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政工科劉漫凝,濟南營東教育集團理事長、濟南市營市東街小學黨總支書記董慶峰,濟南市營市東街小學校長丁莉,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媒體朋友共同見證了這一傳承與弘揚地方文化的重要時刻。
儀式上,主持人首先介紹了本次捐贈儀式的背景,強調“二安”作為濟南文化名片的重要地位,以及原創劇作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意義。隨后,捐獻者董慶峰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路歷程與捐贈初衷。多年來,董慶峰致力于將“二安”文化融入校園教育,他不僅自編“二安”文化教育讀本,還創新性地將“二安”詩詞與京劇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創作出多部原創少兒京劇,其中《千古知音》,榮獲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優秀創作獎兩項大獎 ,廣受好評。在深耕創作與教學的過程中,他還精心培養了一批對“二安”文化和京劇藝術充滿熱愛的學生,其中多名學生更是循著這份熱愛,走上了京劇專業道路,讓傳統文脈與舞臺藝術在青春力量中得到了更鮮活的傳承。此次捐贈的五套原創二安劇本和相關視頻資料,凝聚著他對“二安”文化的深入研究與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拳拳之心。他表示,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讓更多人了解“二安”文化,感受濟南獨特的文化魅力,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在實物捐贈環節。營東小學董慶峰書記和丁莉校長將承載著文化價值的五套劇本和視頻資料鄭重地交到濟南市圖書館負責人手中。這一簡單而莊重的交接,象征著文化的傳遞與延續。
樊慶彥教授在講話中對董慶峰書記的創作與捐贈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提到,“二安”文化是濟南歷史文化的瑰寶,董慶峰書記的作品以創新的形式將“二安”文化呈現出來,不僅豐富了文化傳承的載體,也為學界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素材,對推動“二安”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儀式最后,濟南市圖書館館長王海致辭,他對董慶峰書記在“二安”文化傳播與創作之路上的堅守與創新表達了深深的敬仰,高度肯定其將傳統詩詞與京劇藝術融合的獨特實踐,以及為校園文化傳承所付出的心血與取得的豐碩成果,認為這種探索為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范例。此次收到的捐贈作品將成為濟南市圖書館二安文獻中心的珍貴館藏,圖書館將充分發揮文化傳播的職能,通過舉辦展覽、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等形式,讓這些作品與更多讀者見面,讓“二安”文化在泉城大地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此次捐贈,不僅是一份文化成果的傳遞,更是一場關于“如何讓傳統活在當下”的生動實踐。當二安的詩詞韻律遇上京韻的婉轉唱腔,當校園的深耕細作遇上社會的廣泛傳播,濟南這座千年詩城的文化基因,正以更鮮活的姿態,在新時代的土壤里生生不息。
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