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校園閱讀的“小切口”,書寫著立德樹人的“大文章”。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與濟南市教育局攜手推出“泉悅讀”青少年讀書工程巡禮主題報道,聚焦各校如何校家社協同、師生共同參與,讓成長之光在一所所校園點亮。
最近,濟南回民中學的學生們發現,自己的校園又發生了變化:操場被新修整后,四周的墻壁上多上了20余種奧運會體育圖標。下一步,這將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讓學生們“看圖說話”,講講奧運項目、體育精神、健兒們拼搏的故事。
能講出來,需要先讀進去。把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融入讀書的課程,從細微處嵌入讀書的行動,這反映著一所學校對讀書的重視,也體現著學校在把讀書融入學生日常。
實際上,在“讀書”一事上,濟南回民中學一直在動腦子、想點子。
“讀書、愛國、做自信回中人”,是濟南回民中學的理念,讀書,被放在了首位?!白x書是成長的路徑,是接受教育最直觀的形式?!睂W校校長柳寶福告訴記者,校園最需要的就是讀書的氛圍,這也是為何學校在理念中將讀書“置頂”的原因。
自去年起,學校將圖書館的5000余冊圖書“搬”了出來,放到教學樓的各樓層,放到離師生最近的地方。各樓層的書籍也定期進行輪換與主題策展,讓書籍流動起來,成為校園流動的文化符號。這一舉動,大大提升了圖書的借閱量。目前,校園年均圖書借閱量提升300%。
各學科的老師們也在通過他們的方式讓讀書變成一件更有趣的事兒。語文組以《茶館》《記念劉和珍君》等經典文本為藍本,通過“沉浸式課本劇展演”,引導學生化身歷史見證者,在角色扮演中體悟家國大義。歷史組策劃“翰墨春秋”典籍共讀計劃,以思維導圖梳理文明脈絡;舉辦“如果文物會說話”創意寫作賽,讓古籍智慧照進現實思考。數學組設計“數海尋珠”主題閱讀,將《幾何原本》《數學之美》等著作與“思維π對碰”解謎競技結合,在數獨挑戰、拓撲折紙等活動中貫通理性邏輯與藝術審美。物理組打造“量子少年”讀書會,圍繞《時間簡史》讀書會探秘宇宙真理,具象化科學想象?;瘜W組通過“分子結構藝術展”,將元素周期表圖譜繪制與有機物模型搭建融入美學教育,詮釋“結構決定功能”的學科哲學……全學科聯動,將閱讀融入教育教學全場景,讀書的場域就構建了起來。
近年來,回中學子在國家級科創競賽、人文賽事中接連拿回一個個獎項。讀書引領著回中學子站上更大的舞臺,收獲鮮花與掌聲,收獲自信。讀書也在改變著回中學子的精神風貌,早讀的瑯瑯書聲,教室里整齊的課桌椅,遇到師長時的抬頭、挺胸、大聲問好……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腹有詩書的外顯。無聲浸潤在托舉著回中學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家國情懷”“創新思維”“文化自信”已成為他們的精神標識。(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趙世彩)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王傳英不僅是技術攻堅的領軍人,更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推動者。作為山東大學產業導師,他將課堂搬進車間,帶領學生觸摸產業脈搏;與高校合作研發的新一代機器人,助力生產線效率躍升。在他的帶動下,近百名哈工大、北航等高校碩博人才加入團隊,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