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校園閱讀的“小切口”,書寫著立德樹人的“大文章”。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與濟南市教育局攜手推出“泉悅讀”青少年讀書工程巡禮主題報道,聚焦各校如何校家社協同、師生共同參與,讓成長之光在一所所校園點亮。
在濟南市槐蔭區南辛學校,圖書館被稱為“學生的書房”。館內共藏書近8萬冊,年更新近2萬冊,生均六十余冊,為學生廣泛閱讀提供了保障。
硬件彰顯教育實力,軟件則考驗教育智慧。如何動態追蹤學生的閱讀成效,讓閱讀閉環,學校上線了“閱讀網上儲蓄銀行”。每個月初,家長都可以掃描二維碼,根據表單提示填寫上個月孩子的讀書情況,包括篇目、字數、出版社、感悟等信息。信息搜集結束后,小程序會將學生每月的閱讀量換算成知識金幣,儲存在學生賬戶中。“我們還鼓勵家長參與進來,他們每個月的閱讀量也可以換算成知識金幣,存進學生賬戶,累積到一定數額后就可以兌換成榮譽卡。”副校長陳娜告訴記者,“閱讀網銀”活動帶動了不少家長逐漸養成閱讀習慣,家庭學習氛圍日益濃厚,不少學生反映爸爸媽媽晚上也不玩手機了,選擇陪伴自己一起看書。
前不久,學校舉辦了閱讀表彰活動,邀請每個年級知識金幣最多的前20名學生作為幸運觀眾,由學校領導現場發放首批榮譽卡,學生憑此卡可兌換各種有趣的獎勵。陳娜說,“閱讀網銀”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極大的閱讀熱情,而且讓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家庭化閱讀可感可見,成為提升閱讀工作的有力抓手。
讓閱讀以拓展學生綜合能力的形式落地,也是槐蔭區南辛學校的創新之舉。“南辛蒼梧少兒文學院”是學生自發創建的學生社團,由學生經過競選后出任“院長”,并征召遴選一批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加入。孩子們以筆會友,以文傳情,先后編輯出版了《三行詩作品集》《遇見,春天——主題詩歌品鑒》《講一個溫暖的故事給你聽》三部作品集,在師生、家長中廣為傳頌。
如今,南辛學校形成了多種媒介下的跨時空立體閱讀體系。自主開發濟南名士課程,自主編寫《走近濟南名士》讀本,引導學生將誦讀經典、品味詩詞的校內活動與走訪名人故居、風景勝地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
在2023年第二屆濟南市全民閱讀大會暨全民閱讀冬季講讀活動開幕式上,學校教師董夢成攜手11名學生自編自演《有心長做濟南人》,以“情景劇+經典誦讀”的形式宣傳歌頌家鄉濟南。(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朱曉燕)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王傳英不僅是技術攻堅的領軍人,更是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推動者。作為山東大學產業導師,他將課堂搬進車間,帶領學生觸摸產業脈搏;與高校合作研發的新一代機器人,助力生產線效率躍升。在他的帶動下,近百名哈工大、北航等高校碩博人才加入團隊,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