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聶冬梅 濟南報道
6月9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召開“合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濟南建設”新聞通報會。濟南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徐清霜通報了2024年全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相關情況。
據介紹,2024年以來,全市法院堅持依法履職,加強專業化建設,強化協同共治,用心維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努力保障濟南“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生態更優美”,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黃河流域和泉城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最嚴保護,切實維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犯罪。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注重全環節、全鏈條追責,敲響生態環境保護司法警鐘。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力度。妥善處理水、土壤、噪聲等環境侵權糾紛,將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貫穿于審判中,做實權利保護和生態修復一體推進。妥善處理涉產業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案件,促進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妥善審理涉“三農”案件,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依法監督支持行政機關履行主管責任。積極參與涉及違建、亂占耕地等專項整治活動,依法糾正黃河河道亂占、亂采、亂堆、亂建行為,切實保障黃河河道安全。
堅持專業化建設,不斷提升環境資源審判能力。健全專業審判組織體系。進一步優化環境資源法庭(黃河審判法庭)職能配置,配優配齊專業化審判隊伍,推行重點生態區域內案件就地受理、相關案件集中審理和跨區域集中管轄審判模式,形成點線面結合、覆蓋全域、層次分明的環境資源審判體系。優化案件審理機制。完善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審判機制,實行環境資源類案件歸口管理,促進刑事追訴與民事賠償、行政履職依法銜接、高效協同。依托數字法院網上辦案系統,對環境資源類案件統一標注管理,全面提升審判質效。打造“泉生態?法守護”環境資源審判品牌。加強專業化審判理論研究,多篇案例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或在全省法院評比中獲獎。
堅持協同共治,廣泛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健全完善聯動協作機制。深化府院聯動效能,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建立重大案件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問題共治、舉措共商、成效共享。協同落實生態環境修復制度。依法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在環境修復執行、追究損害責任等方面協同發力,推進公益損害賠償資金規范合理有效使用,建好用好司法修復基地,努力讓“環境破壞者”變成“生態修復者”。合力開展普法宣傳。組織“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系列宣傳活動,深入村居開展環保普法活動,聯合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活動,助力企業依法履行環保責任,讓尊重法律、保護環境、綠色發展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徐清霜表示,下一步,全市法院將依法履職,公正司法,守正創新,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以司法之力守護泉城碧水藍天,護佑黃河長久安瀾。
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
在全民健身深入推進的當下,一場席卷行業的羽毛球漲價潮,讓不少愛好者和從業者直呼“吃不消”。這輪漲價潮因何而起?羽球消費又當如何破局?[詳細]
6月9日是第18個國際檔案日。從今天起到6月13日,山東省檔案館開展“檔案館開放日”活動,邀請公眾走進檔案館,參觀檔案展覽,體驗檔案查閱利用、修裱復制,了解檔案價值。[詳細]
6月5日下午,作為2025濟南高新區紀念辛棄疾誕辰885周年“稼軒百戲節”暨開心麻花文化惠民演出季的重要組成部分,“春華杯”山東青年戲劇大賽復賽暨作品展演在濟南高新區開心麻花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高校的戲劇愛好者匯聚一堂,用戲劇表達青春思考,以舞臺展現創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