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聶堃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聶冬梅 濟南報道
6月9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召開“合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濟南建設”新聞通報會。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全市符合綠色礦山建設條件的礦山52家,已納入省級以上綠色礦山名錄庫48家,實現綠色礦山建設“量質雙突破”;到2026年底將全面完成919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明表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加強山體保護、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推動生態修復、強化公益訴訟和民事追責等舉措,持續提升要素保障和規劃服務水平。
據悉,為加強山體保護,推動青山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編制了《濟南市山體保護規劃(2023-2035年)》,對872座山體進行分類保護。編制了《濟南市中心城山體周邊建設控制規劃》,在對中心城158座山體現狀普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山體分類分級體系,劃定山體保護線及建設協調區控制線,制定了重要山體的周邊建設管控導則及其他山體的建設管控通則。指導山體周邊建設項目方案設計、實施規劃管控,為“山體復綠、青山入城”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礎。
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方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規劃引領與科技賦能相結合,高質量遴選和動態監管相結合,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市符合綠色礦山建設條件的礦山52家,已納入省級以上綠色礦山名錄庫48家,實現綠色礦山建設“量質雙突破”,提前完成省級確定的目標任務,綠色礦業格局基本形成。
此外,積極推動生態修復,推進破損山體治理。據悉,目前,全市15個區縣(功能區)均已完成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全面推進破損山體治理,力爭2025年底基本完成,2026年底全面完成919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強化公益訴訟和民事追責,守牢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聯合法院、檢察院等五部門印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生效裁判執行銜接機制暫行辦法》,以8宗非法開采案件為試點,探索建立“行政執法+刑事打擊+公益訴訟+司法判決+生態修復”五位一體模式,逐環節破解監督盲區、提升執法效能。通過公益訴訟、司法判決、公證提存等強力措施,依法追訴違法主體民事責任,判令違法主體進行生態修復,追繳生態環境功能損失費和修復保證金,倒逼違法責任人限期履行修復責任,確保“誰損害、誰賠償、誰修復”落到實處。據了解,目前,1宗案件已完成公益訴訟、法院調解、生態修復、損害賠償;剩余7宗完成現場勘查、修復方案編制,待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后,盡快進行公益訴訟和法院判決。
初審編輯:聶堃
責任編輯:張娜
在全民健身深入推進的當下,一場席卷行業的羽毛球漲價潮,讓不少愛好者和從業者直呼“吃不消”。這輪漲價潮因何而起?羽球消費又當如何破局?[詳細]
6月9日是第18個國際檔案日。從今天起到6月13日,山東省檔案館開展“檔案館開放日”活動,邀請公眾走進檔案館,參觀檔案展覽,體驗檔案查閱利用、修裱復制,了解檔案價值。[詳細]
6月5日下午,作為2025濟南高新區紀念辛棄疾誕辰885周年“稼軒百戲節”暨開心麻花文化惠民演出季的重要組成部分,“春華杯”山東青年戲劇大賽復賽暨作品展演在濟南高新區開心麻花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全省各高校的戲劇愛好者匯聚一堂,用戲劇表達青春思考,以舞臺展現創意[詳細]